3月3日,平安私人银行全新云端沙龙《 平安大视野》第一站在杭州举办,活动聚焦2023年宏观经济展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鹏扬基金首席经济学陈洪斌等专家就国内外宏观经济变化和资产配置策略进行分享。
陈洪斌以《2023年宏观经济及市场展望》为主题分享,首先系统地回顾了近年来全球大类资产轮动规律,指出2022年因多重重大利空事件同时爆发,对大资金风险偏好造成较大压制,导致标的下跌。展望2023年,陈洪斌认为,在环球主要央行持续加息抑制通胀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整体大概率将有所回落,发达国家可能出现衰退,全球无风险利率可能会迎来高位回落。
陈洪斌同时提醒,地缘政治相关的风险在今年依然存在,需要对此保持警惕及持续关注。他总结了六大可能成为“黑天鹅 ”的风险因素:一是大国风险、战争风险;二是美联储疯狂加息;三是房地产危机;四是全球大通胀;五是全球能源危机;六是新兴市场货币危机。
但展望2023年,他认为多重利空同时发生的情况难以持续,资产格局是“危中有机”。陈洪斌说:“做投资永恒不变的选择是在无风险收益和有风险收益间做选择。”他认为,今年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做好的匹配,需要关注美国国债。美国国债和短端通胀相关性比较强,他预测美国国债利率会下跌,而其一下跌将是全球性的大机会。
国内方面而言,陈洪斌则用了“先抑后扬”一词来形容,认为中国经济将持续稳健发展,中性情景实现3%左右的增长,甚至有可能实现近5%。他表示,在疫情闯关成功与地产政策调整之后,在稳增长政策力度不减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将逐步复苏,国内经济总体将呈现前低后高、逐季复苏的特征。
陈洪斌表示,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宏观形势,今年都比较适合风险资产,股票投资会比去年强。但他对权益市场要谨慎乐观,不建议大家追高,仓内适当有一定的控制,这样地缘风险来的时候,可以减少损失,交易性的机会又比较大。对于房地产,陈洪斌持保守态度,认为目前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速不匹配。对于债权类资产,他也比较谨慎,提出如果房地产恢复情况不及预期,那么债券市场不至于赔钱,但“赚大钱的概率不高”,大类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投资市场风云变幻,要想更高效、更从容地应对市场变化和进行资产配置,投资者需要更多专业服务的支持。作为平安集团服务高净值客户的重要平台,平安私人银行发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的优势,充分利用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健康”生态,链接全市场优质的资源,更好地服务客户,实现客户对财富保值和增值的期许。
平安私人银行坚持产品优选,持续从全球引入头部机构,并匹配给合适的客户,做好配置、追踪和陪伴。平安私人银行在2022年开启了智能化银行3.0项目,通过大数据、科技的能力,从客户的不同人生阶段出发,充分考虑客户的资产配置需求、财富等级、风险评级,再结合战术策略形成投资组合,从而将最适配的、陪伴式的金融服务提供给每一位客户。
高净值人群的需求愈发多元化、个性化,平安私人银行还推出了国内首个顶级私行服务体系,以个性化、定制化、综合化的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客户“个人、家族、企业”的多维需求。在该服务体系下,打造“高端医养、子女教育、慈善规划”等王牌权益,满足客户对稀缺性非金融服务需求;升级推出“平安家族办公室”,助力家族传承;率先在行业内面向企业客户推出一站式综合金融方案,并推出了业内首创的专属服务平台“企望会”,为企业家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平安大视野”是平安私人银行搭建的交流分享平台,依托自身的专业能力及内外部专家资源,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定期邀请金融、医疗、人文等领域的专家输出专业见解,与客户进行双向分享、交流。后续,平安大视野还将围绕投资理财、传承教育、健康公益、人文哲科等前沿话题,开展一系列活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