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和企业信息化均需要大量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市场潜力巨大。
深交所官网披露,武汉港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港迪技术”或“公司”)拟在创业板上市,将于2024年1月5日深交所首发上会。公司持续深耕工业自动化领域,是一家主要从事设备自动化控制核心驱动产品与智能操控系统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具备从单机设备自动化的核心驱动产品到设备作业流程自动化的智能操控系统的产业链优势。
聚焦港口等优势行业持续深耕,细分领域市占率保持领先
港迪技术自成立起,便采取了差异化的产品竞争策略,即集中全部资源聚焦自身熟悉的特定行业,针对性开发高端化产品,在细分领域取得优势的基础上,再结合公司产品及技术特征,对其他相关行业采取逐个突破的竞争策略。如根据港口起重设备对安全、高效、节能的切实诉求,聚焦性研发低速大转矩、带负载低速动态自学习、整流回馈等技术,相关技术参数整体优于国内外一线竞争对手公开的同类产品参数,并将该优势复制到对该类技术参数有同样需求的盾构机、建机等领域。
港迪技术的自动化驱动产品目前主要下游应用为港口、盾构及建机领域,并已经在这些细分市场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与壁垒。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及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港口机械分会统计,2020-2022年,公司在港口起重专用变频器、盾构机专用变频器市场,其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国产品牌排名第一;在塔式起重机专用变频器,市场份额逐年提升,2020年和2021年公司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排名行业第三,2022年排名提升至行业第二,市场占有率超过24%。
此外,港迪技术的智能操控系统主要应用在港口、水泥等行业领域。港口行业属于公司产品的起步行业,且一直是业务开展优势所在行业。近几年,受益于我国“交通强国”、“智慧港口”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的加持,以及港口行业对改善码头作业环境、提升作业效率的切实诉求,促使市场需求快速释放,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公司港口领域智能操控系统收入分别为4,373.71万元、8,899.37万元、24,566.76万元,呈快速上升趋势。水泥行业则是公司在港口基础上,成功进行的跨行业拓展。目前水泥行业已成为港迪技术智能操控系统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水泥行业智能操控系统在手订单达到5,857.63万元,其中5,018.03万元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可实现收入,预计今年水泥行业智能操控系统收入同比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中长期具备较好的成长性。
水泥智能化有望保持高景气度,智能操控系统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政策环境方面,国务院及各部委对水泥行业减排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国家发改委《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时指南(2022年版)》以及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目标约束下,水泥熟料生产线向“小改大”“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逐步改造置换落后产能有望成为水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全球最大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系统集成服务商中材国际(600970.SH)公开披露信息显示,我国目前在运行的水泥熟料生产线中运转十年以上的线大概有1400余条,均有智能化改造的需求。据测算,预计2022-2025年国内水泥产线智能化改造潜在空间合计为125亿元,国内水泥产线智能化改造年均市场规模为31.25亿元。未来,水泥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景气度有望保持高位,水泥行业智能化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港迪技术利用多年累积的起重、输送搬运设备领域自动化技术,结合水泥行业需求特点,经过独立研发并在国内率先推出水泥行业天车智能操控系统,实现水泥生产企业仓储库进出料作业的全程自动化。根据水泥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水泥生产企业熟料产能排名,产能5000万吨以上企业有7家,公司智能操控系统产品已在其中5家实现应用。另外,港迪技术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参与的“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2022年度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
总体而言,智能操控系统市场需求大,行业可拓展性强。港迪技术从港口RTG(橡胶轮胎门式起重机)、RMG(轨道式龙门起重机)智能操控系统开始拓展,先后开发出铁路领域RMG、水泥领域天车起重机、以及门机、装船机、卸船机、堆取料机、岸桥起重机等众多机型的智能操控系统产品,可应用的机型日益多元广泛。近些年,公司还开拓了电厂、冶金领域的新项目,如苏龙热电行车智能改造项目、紫金铜业有限公司“无人行车”项目等,不断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客户需求,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公司目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且未来业务发展战略清晰,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港迪技术表示,未来将继续围绕工业自动化领域,坚持走高端化、差异化、“软硬件一体化”的产品发展路线,重点聚焦于“国产替代空间大”或“国内处于起步阶段”的细分市场领域。随着我国自动化驱动产品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在“双碳”、进口替代等国家政策导向的推动下,公司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发展机遇,实现各业务板块稳健增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