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国内首批聚酯瓶片期货合约正式上市交易,聚酯产业链期货品种进一步丰富。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聚酯瓶片生产国和消费国,瓶片期货的上市可以给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套保的工具,增强行业上下游价格发现机制,及方便做好库存管理、现货采销等。
上半年,聚酯瓶片行业供需错配,需求端虽然继续增长,但供给端新增产能加速释放,瓶片加工费回落,行业盈利能力承压。2024年中期业绩方面,头部公司如华润材料、三房巷、万凯新材、恒逸石化等收入增长轻微或下滑,纯利大幅下降或盈转亏,均表现不佳。瓶片领域的优秀国企代表,华润材料(301090)上半年业绩亦承压,但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夯实了市场占有率,产销率保持110%健康水平。
聚酯瓶片行业产能利用率下降,等待需求端复苏
根据CCF统计数据,国内聚酯瓶片产能在上半年新增222万吨至1883万吨,同比增长34.55%;期内产量约746.8万吨,增长20.1%。需求端方面,国内需求量上半年约437.7万吨,增长14.9%;出口量约297万吨,增长25.3%。简单计算,则上半年瓶片产量已经较需求量多出约12.1万吨。
随着聚酯产业链期货品种逐渐丰富,包括聚酯瓶片(PET)及上游原材料PTA、MEG的价格已经十分透明,盈利水平也变得容易测算。国内聚酯瓶片行业集中度高,包括华润材料在内的CR4产能占比接近80%。上半年,由于这两年新增产能较多,全行业产能利用率已经逐步下降至70%左右,华东水瓶片现货价格降至7000元/吨(2022年高峰超9000元/吨),及加工费更是降至500-600元/吨(2022年加工费高峰超2000元/吨),达到了多数企业的盈亏平衡点。
聚酯瓶片的价格跟成本端PTA、MEG的价格相关性很高,成本端提价一般可以联动提升瓶片企业的收入,成本端降价,短期能改善毛利率,但最终也会贴合。盈利能力方面,主要看瓶片和原材料的价格差,及对应的加工费。若下游需求旺盛,则加工费越高,盈利水平提高。上半年,供给端产能加速释放,需求端虽然有不错增长,但供给端的激烈竞争大幅拉低了加工费,最终使得行业盈利端全面承压。
不过中长期看,需求端的复苏仍在改善,尤其全球经济有望在新的降息周期启动后快速回暖。供给端经历这2年的集中释放,后面新产能落地会逐渐趋缓。及海外落后产能进一步淘汰,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占率也有望不断提升,均将利好国内头部瓶片企业提升业绩规模。
发挥产能规模优势,完善科技创新,华润材料夯实行业领先地位
华润材料是国内领先的聚酯瓶片企业,拥有210万吨/年的瓶片产能。上半年,公司生产装置稳定高效运行,能耗物耗指标同比改善,多维度提升采购综合能力,原材料采购价格也低于行业均价。期内,合共完成聚酯瓶片产量110.51万吨,产能利用率好于同业,销量达约121.77万吨,产销率为110%,继续保持了领先水平。此外,上半年对外出口量约46.2万吨,同比增长24.1%,海外市场销售延续不错增长势头。
作为瓶片领域优秀的国企代表,华润材料坚持围绕新材料战略规划开展各项研发工作。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打造了研发信息化管理系统(PMS系统),实现研发活动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期内,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2项,已累计的发明专利授权54项,另有49项发明专利处于申报期。
近年来,公司在新材料业务领域也取得了不错成绩,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产业孵化等方式培育了多个新材料项目。并坚持绿色发展,拓展了医疗、电子、能源等战新市场应用,差异化的聚酯产品已经打入了国际一线客户,比如医疗采血管特种聚酯材料已实现批量供货。此外,公司新材料PETG产品的销量、毛利率也较去年同期录得稳步提升。
总结来看,上半年瓶片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华润材料中期业绩亦下滑。但公司积极应对行业挑战,内部管理进一步优化,产能利用及产销数据优于同业,及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新材料业务盈利能力增强。行业供需矛盾影响短期业绩,但后面随着全球经济复苏,需求端回升,加上公司国内市占率及海外市场拓展,业绩重拾增长仍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