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巴金120周年诞辰,为了向巴金先生致敬,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金小安于2024年11月推出了《病的表征——巴金的疾病书写及其隐喻》这本新书。这本书以疾病作为切入点,以晚年的巴金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巴金的晚年作品,从肺痨、痰病、创伤后应激障碍、帕金森氏症四个方面入手,提炼出关于其个人生命历程、家族命运以及时代底色的多重隐喻,从而复原中国现代社会的个人坎坷、时代变迁、文化语境与历史演进的纠葛、无奈、奋争、回顾以及思考。
要研究巴金的晚年 创作疾病与隐喻 ,收集材料分析巴金及其家族的疾病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 环 。作者金小安在 这 方面收集了大量了材料,通 过 巴金的 文学 作品、信件、日 记 等, 细数 巴金各 类 疾病的 种种细节 ,更以 附录 的形式逐 条 呈 现 , 直观 地 呈现给读者 。 疾病 虽然 根植 于 病理 学 的 范畴 ,但 个体 的病症 经验与社会 文化 建构 的 影响不可剥离 ,映射出病人的 主观体验 及其精神世界。巴金的晚年疾病是他暮年 后 精神苦楚的另一 种表现 ,它 复杂 地 交织 在 当时 的 社会环境与文学语境 中, 从而展现 疾病如何 构 成了巴金 与种种社会纠纷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文学研究之余,这本书也透露着作者金小安对于巴金跨越时空的共情。当写到巴金万年因患上帕金森氏症而不得不以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进行创作的时候,写到巴金因摔倒骨折而被牵引架固定在床上一个月的时候,写到巴金因家族的肺病遗传而对此产生的恐惧 …… 作者对于这些疾病与疼痛,不仅是冷静的分析,更有对巴金历经苦难而不屈的敬佩,以及对其深受疾病环绕的无限同情。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理论与材料是研究的第一步,但在文学领域的研究,共情或许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共情令我们与作品或材料那一端的作者紧密相连,同样作为有血有肉的人,情感的连接更能够穿过时光与历史的隔阂。其中或许也有作者过往的心理学专业学习的影响。
正如在序言中周立民教授(巴西故居常务副馆长、巴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所说 : 肉身的巴金和精神的巴金,在金小安充满情感的专业“护理”中得以更为形象、立体、透彻的重生。希望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更为立体的人士巴金和他笔下的文学作品。
由金小安所著的 《 病的 表征 —— 巴金的疾病 书写 及其 隐喻 》,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复旦大学中文系陈思和教授、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巴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教授作序,在巴金诞辰 120周年之际,此书于2024年11月上市,全新的音频也将会同步在喜马拉雅APP上首发上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