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和机构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能力建设和生存基础,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化经济,随着《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落地实施,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更被国内金融机构所重视,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不再局限于技术升级,而是作为核心业务战略来开展。数字化趋势极大地改变了金融服务格局,推动机构转型运营,并为无缝数字服务提供了新的动力。
什么是金融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2022CISI全球财富管理峰会(中国站)的圆桌论坛环节,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院长和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贲圣林教授提到了金融科技的近20年的发展历程,从金融IT到互联网金融,可谓是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而我们目前处于FinTech 3.0 智能金融,也就是传统金融科技化阶段。
显而易见,金融科技指的既不是金融或科技企业,也不是技术或数据,而是科技驱动下的金融业务创新,包括由此而产生的新业务模型、新应用、新业务流程或新产品。这些改变能够从方方面面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可以说金融科技是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是数字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那么,现在可以回答上面的提问了。
金融数字化转型是指在不替换传统系统的情况下,利用技术重新创建高效的操作系统和流程,对财务和会计功能进行重组和重塑,并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数字技术来提高金融机构业务效率,从而推动金融机构完成业务模式转变、产品架构重塑升级等的过程。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数字化能够如何提升服务质量呢?
首先,金融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业务效率。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支持,金融机构可以自动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例如,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处理大量重复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对于金融行业来说,「隐私、安全和公平性」是最需要关注的三个话题。而数字化转型恰能解决这3个问题。
隐私计算技术可以在不暴露数据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保护客户的隐私。
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分布式账本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并且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来确保交易的公平性。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由于大量的个人数据和交易记录而面临很高的安全风险,数字化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打造以数据驱动的智能监管体系,更好地识别和预测风险,从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算法来确保公平性,例如通过分析数据来确定客户的信用评级。
而在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上,金融数字化转型则可以通过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来实现。例如,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在线银行、移动银行等电子渠道提供服务,使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操作,并向客户提供更高效和一致性的跨平台用户体验。传统的银行和机构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这需要大量的研究、时间、策略和运营才能为客户提供正确的选择。
数字化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分析大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通过采集用户数据,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实现对用户的深度洞察,以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客户体验。
另外,自动化的业务流程和部署能够让金融机构更快、更准确地处理客户交易和查询,通过智能客服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数字化可以帮助机构对客户的服务向个性化、差异化、智能化进行转变。
金融数字化转型是当前金融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提高业务效率,提升客户服务质量,还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竞争力。然而,金融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金融机构花费大量精力和资源来实施。因此,金融机构需要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此外,金融机构还需要提高员工的数字化素养,以确保员工能够顺利适应新的技术和工作流程。
关于我们
英国特许证券与投资协会(CISI)作为一家非营利性机构以及全球化的金融专业资格认证组织,其职能是为金融服务行业提供证券及投资、财富管理与财务规划等方面的职业资格认证、会员服务以及职业发展机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