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成是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教授,财政部第三届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曾参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管理会计指引》等文件的起草。长期为央企总会计师、财务部长、国有企业领导人、央企和地方国企内部培训班授课。王教授以央企为例,紧密结合企业实务,对未来企业财务转型升级方向进行了分析,为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指引。主讲战略导向的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整合监管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管理会计、风险管控与决策支持、企业会计准则、非财务领导的财务思维提升、财务转型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分析、一流企业财务管控体系建设与评价等课程。
企业财务管理专家王志成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正如王志成教授所说: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财务管控体系是未来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性要求,在过去二十年,企业财务管理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成就,如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高、资源配置结构不断优化,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颗粒度、及时度大幅提高。而最近几年以来,信息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会计这个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而言,高标准化、高重复性、低附加值的传统会计核算工作正在快速的由人工手工操作向机器智能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把大量的会计财务人员从传统的低附加值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也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管理者和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的预期和要求。
同样王王志成就当下财务发展以“业务段—财务段—决策段”的分析视角,结合宏观—微观—业财关系三层背景因素,作出系统化分析与展望。财务管理的工作应该立足于当下国资央企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立足于“十四五”和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一指导思想下思考财务的职能定位。王教授认为,财务人员应该积极拥抱数字化变革,围绕业财融合,把规范化、高频率、低附加值的重复工作交给财务共享中心,借助智能化的技术实现财务人才结构的变化。
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一个重大课题研究《世界一流财务管控体系建设与评价》,王志成教授是课题研究的牵头人和课题报告执笔人,为了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深入八家央企等进行调研,包括国家电网、国投集团、航天科技、兵器工业、电子科技、招商局集团、中国移动和中国海油。这些都是世界500强的企业。在调研的过程中,课题组和这八个企业的总会计师及财务部部长详细深入地研究这些企业在面对财务转型的时候所采取的转型措施,对财务人员未来能力结构的要求,以及所采取的信息化的手段等等。通过该课题研究,撰写了60万字的《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与评价》研究报告。在课题研究报告中,王教授创新地提出了功能导向的未来财务职能重构与拓展的“一体、两翼、三保障”的财务管理框架。具体而言,“一体”指通过资源配置服务战略规划落地,王教授从价值驱动与战略导向并重、发展机会与债务风险平衡、以资金集中管控为核心、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平台、放大国有资本控制力五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阐释。“两翼”分别为以合作、监督守住风险管控的底线,及以服务、赋能追求价值创造的目标。“三保障”则指以效率为导向的智慧转型、面向未来的人才队伍建设、和持续优化导向的财务管理评价。众多大型集团企业应用研究报告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改革或升级,各央企依照课题建议和文件要求,推动建立新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及评价体系,持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同时,部分以课题研究报告为基础,国务院国资委发文件《关于加快中央企业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事实上为未来的企业特别是集团化企业财务工作的演进指明了方向。
面临当前全球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中国的经济产业正在发生的巨变,王教授说“对于自己能见证自己所处的行业在时代洪流中发展和演进的时间点,并为之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乃至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我感到无比荣幸。”处于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相互依存度显著提高,但是这也导致着企业之间的边界在日渐模糊。以单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为边界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持续优化提升(作者:周维)。
来源:洞见科技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