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药行业再次迎来变革。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这成为切实推动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的关键一环,将提升参保人员就医购药的便利性、可及性。有媒体指出,2022年医药板块受制于疫情短期不利因素影响业绩承压,去年底疫情防控优化调整及新冠“乙类乙管”后,生物医药产业上游生产、中下游客流正加速恢复。在行业修复的大背景下,包括开源证券、中泰证券等多家机构,对医药行业未来行情“看多”。
2月21日,A股上市公司延安必康(002411.SZ)发布公告称,终止出售全资子公司“陕西必康”100%股权及资产。公告表示,公司原拟以1元的交易总对价,将所持有的全资子公司“陕西必康”100%股权及资产出售给“倚阳实业”与“恒元发展”。但由于本次交易中,陕西必康存在股权、资产受限情况,工商变更、资产过户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虽然本次转让的受让方已经支付对价,双方办理了交接手续,基于谨慎性原则,致使本次交易的实施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与倚阳实业、恒元发展等各方经友好协商,一致同意终止公司拟向倚阳实业、恒元发展出售所持有的全资子公司陕西必康100%股权及资产事项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本次出售交易的终止,主要是因为陕西必康存在股权、资产受限,仍需整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延安必康就停止了后续医药资产出售的计划。即使从短期来看,终止意味着相关资产仍暂时保留在上市公司体系内,若后续进行重新盘活、整理或投入到新的规划当中去,叠加近期医药市场回暖行情,作为国内知名中药企业的陕西必康仍可为母公司延安必康贡献一定的业绩收入。此外,在2022年业绩预告数据中,陕西必康已在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进行账务处理,因此本次资产及股权转让事项终止不会对公司业绩及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但不论如何,目前延安必康专注于新能源发展的决心十分坚定,为抢抓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其在新能源产品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延安必康近期六氟磷酸盐的扩产外加行业大拿王子冬的加入,更可谓是大力布局,重拳出击。
航母转身需谨慎,择机稳步推进产业系统性转移
公开资料显示,延安必康旗下子公司陕西必康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陕西必康先后完成了五景药业、康宝制药、西安交大药业集团、康拜尔等多家国内药企的并购,目前已发展为集中成药、化学药、健康产品生产和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医药企业集团。陕西必康拥有丰富的产品系列及品牌,公司可用于临床上常见病、多科室的产品品规共有400多个,其中进入国家基本用药和医保目录的品种有140多种。
正所谓“小船掉头易,航母转身难。”越是体量巨大的大型企业,变革就越难。就陕西必康而言,其原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共计16家,存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以及大额受限资产、逾期贷款等,如此大体量的资产要进行整理或出售,尚需遵循谨慎性原则,有规划、系统性进行市场对接和转移。
与此同时,作为*ST企业,延安必康在处理披星戴帽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完成公司产业结构调整、聚焦发展新能源赛道方面,则是“航母转身有多难、决心就要有多大、布局就要有多深”。过去一年,延安必康通过一系列举措有序、有效地完成了“18必康01”债本金兑付、解除北盟物流违规担保等历史问题,并对主业资产按照计划有序进行相应处置。
因此,相信公司对于原有医药资产事项的妥善整理,只是时机问题。延安必康方面表示,此后仍会进一步结合市场实际情况以及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及审慎考虑原则,陆续按计划分阶段推动出售医药资产事项落地。此外,通过内部资产的整理与出售,截止目前,延安必康就已获得近40亿元现金回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此后轻装上阵,出售医药资产所得现金也将全部聚焦发展新能源产业,紧紧抓住时代机遇。
紧抓新能源机遇,力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想要基业长青,至少要经历2-3次彻底的转型,否则既无法适应科技的变革,也无法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延安必康目前便处于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而从公司的种种举措来看,管理层具备坚定的决心专注于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规划和准备,只待一项项逐步实施落地。
现阶段来看,延安必康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是尽快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归类及审计等相关事项,随后便是紧抓新能源机遇,力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此前公司已完成了对新材料业务的出售及部分医药资产的划转,虽然近期传来陕西必康出售事项暂缓的消息,但长期来看,缓步出清除新能源之外的业务是较为明确的方向。
而在新能源业务方面,延安必康本身便具备领先优势,其子公司“九九久科技”主营业务便是六氟磷酸锂,经营业绩表现良好,2022年上半年,延安必康新能源业务实现营收13.44亿元,同比增速达到了惊人的100.77%,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六氟磷酸锂作为电解液成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全面提升而持续处在高景气状态。据了解,延安必康在六氟磷酸锂这一细分领域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且已建立了一批优质且稳定的客户群体,产品质量得到下游客户的认可。同时,在近期受到广泛关注的六氟磷酸钠领域,公司也有相应技术储备在手。
2月22日,延安必康公告称,计划在现有的年产5000吨六氟磷酸锂装置的基础上进行项目扩建,新增35000吨六氟磷酸锂和10000吨六氟磷酸钠的生产能力,以达到年产50000吨六氟磷酸盐生产规模。即使按照去年营收的70%来推算,如果项目扩产顺利,仅六氟磷酸锂一项预计也能带来超七十亿的营收规模,前景十分广阔。
而延安必康的目标还远不止于此。在23年开年之初,公司即宣布邀请新能源行业的资深大拿王子冬加入,担任首席科学家、新能源发展首席战略设计师,并选举其为公司监事会监事长。后续,公司逐步开展一系列动作,包括对子公司江苏北度新能源进行增资,并新设立子公司东莞北度新能源、孙公司陕西北度新能源及陕西北度智慧,剑指动力电池、节能电机、共享换电、动力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储能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金属矿石销售等新能源全产业链。
纵观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尽管受到芯片短缺、零部件供应不足、产能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但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市仍然画出了一条令人振奋的上扬曲线。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曾在采访中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建立涵盖基础材料、零部件、制造装备等全链条产业体系,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综合前期开展的调研工作和有关各方意见,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在此情况下,延安必康积极革新,重新扬帆起航,对自身业务结构进行平稳的逐步转型,进而可持续地扩大新能源业务体系,构筑企业护城河,无疑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的选择。在公司管理层的决断及行业大拿的助阵下,公司有望抢抓机遇,进一步扩大在新能源赛道的竞争优势,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及业绩的飞跃夯实基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