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2023“益企月”系列活动——苏州工业园区数字文化菁英共生计划第二期结业仪式在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顺利举行。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宣传和统战部部长朱江,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何雯,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江,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冯亚婷等出席本次活动。
授信发布,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现场,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宣传和统战部部长朱江发布了“文创惠”首批授信企业,共有3家企业获得授信。
2022年,园区宣传和统战部(文体旅游局)、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局和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共同推出了专项金融服务产品“文创惠”。政府通过承担50%的贷款损失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对园区文化企业“敢贷、愿贷、能贷”。
自推出以来,“文创惠”得到了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困难,尤其是在文旅行业受到疫情严重冲击之后,发挥了积极作用,助力了企业高速发展。
共生计划,助力实现数字化商业增长
数字文化菁英共生计划是由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文体旅游局)、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合打造的特色品牌活动。
相较于第一期,第二期菁英班更加聚焦于文化企业细分领域,从课程体系、互动合作、路演诊断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围绕文化企业价值需求、场景化品牌打造、数字化商业增长等多方面,对学员进行多维度培训。第二期菁英班于2022年6月开班,9位导师、4次集中培训、2次参访、多次对接活动,31家企业完成了8个多月的学习之旅。
苏州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江,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文体旅产业发展处处长李凝一上台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对外窗口,精准打造文化服务新标杆
活动现场,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冯亚婷发布了首批13家苏州工业园区对外文化贸易重点企业名单。
2022年9月,苏州工业园区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苏州工业园区对外文化贸易企业库管理办法》,经过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等程序,认定了首批重点对外文化贸易入库企业。苏州工业园区在加大项目招引的同时,也在持续地做好对在地企业的分类培育,搭建在地企业细分管理库,通过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推动企业扎根发展,做大做强。2022年,文化进出口额为7.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文化产品出口2.91亿美元、同比增长66.3%,服务出口2.09亿美元,同比增长7.1%。
多点突破,全力跑出园区发展加速度
苏州工业园区宣传和统战部副部长何雯发表了结业寄语。她勉励道,各位学员要始终坚定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发挥“敢干”“敢首创”的精神,扎根园区,深耕园区,为园区“双一流、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2022年,园区企业不断践行这一理念,并取得了多点突破。园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净增19家,总数达到181家,实现营收636.76亿元,同单位同比增长3.5%,高于全国全省全市增幅;欧瑞动漫的《孔小西与哈基姆》获点赞;《热爱》和《奇奇和努娜》入选江苏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独墅湖月亮湾文创产业园入选文旅部文化产业园区携行计划,在苏州市文化产业园区年度考核评价中获评优秀第一等次;金浦九号文化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通过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再复核;金螳螂文化董事长杨震等3人获评姑苏宣传文化人才;友谊时光等6家企业获评苏州市首届文化产业“东吴奖”。
今后,苏州工业园区将进一步加强对在地企业的培育,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用更有力的措施、更精准的政策,更有温度的服务,为数字文化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关于“益企月”
2023年初,苏州发出“四敢”最强音,倡导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不断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苏州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坚持主动创新服务,致力于与企业共生长。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加强产业集群集聚,企服中心于2月16日正式推出“益企月”系列活动。
活动以“益企园梦”为主题,聚焦“人才服务、资源集聚、科创金融”等主题,通过打造“更多元、更立体”的服务模式和平台,第一时间为企业解难题、带实惠,积极打造让企业“敢干”的一流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轻装上阵、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