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末以来受地缘摩擦升温等因素影响,港股呈现震荡下跌行情,但市场普遍认为短期因素不改港股长期向好态势,随着我国经济复苏与政策持续发力,结合当前港股估值水平,后市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对此嘉实基金大科技组基金经理王鑫晨表示,随着疫情管控、美国加息周期等负面因素的反转,许多公司将迎来估值修复机会,港股市场将回归长期健康发展趋势上来,除了紧抓平台经济发展机遇之外,有流量爆发的黑马型互联网企业也值得重视。
此前港股也曾遭遇调整,王鑫晨分析认为,去年四季度主要由于宏观环境受到疫情扩展的影响,各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波及。港股市场在季度初期也遭遇了再次调整,整体港股的估值、交易量、做空比例、回购比例等指标,都已在历史极值附近。
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的催化下,港股市场迅速反转,伴随着一些空投回补的力量,港股市场反弹的力度超过预期。根据Wind数据统计,去年10月至今港股科技板块率先迎来较大幅度反弹,涨幅超50%。
在最新的公开采访中,王鑫晨表示对港股的长期乐观看法没有改变。随着一些负面因素的反转,比如前期关于重点行业,例如互联网、房地产、医药等民生行业的政策监管担忧、关于疫情防控带来的经济压力的担忧、关于中美摩擦以及美国加息周期带来的外部环境的担忧,正在逐一出现反转的迹象。这些因素将持续催化港股长期稳定发展。
一个好的资本市场都是其中优秀的公司的组成。过去港股指数虽然指数表现平平,但在新经济资产中仍然不乏长牛股。他相信,港股会逐步取代上个时代的美国中概股,成为新经济企业境外IPO的首要地点。香港离岸市场的定位一方面能继续帮助新经济企业搭建全球融资平台,另一方面相较于美国,香港市场也并没有数据安全的隐患。港股的新经济企业将在未来加速增多,新经济占到指数的占比在快速提升,而这个创新型企业逐步增多的股票池能够为挑选其中优质标的带来更多的机会。
众多细分方向中,王鑫晨表示看好互联网与数字经济,互联网分大的平台型的平台经济和小的具有爆发力的互联网企业。对于平台经济来说,理论上已经过了互联网红利期,也失去了最好的黄金成长期。但是很多公司经过了去年的降本增效,今年收入重回增长,再叠加估值在历史最低的水平,所以今年这些平台企业将迎来业绩和估值双升。另一类对于小的互联网企业,每一年都会有结构性的流量爆发式成长,这些股票非常激动人心,流量从0到1使得其具备了长期变现的潜力,因此这些公司的回报也会非常高。所以2023年这两类公司都值得重视。
另一个赛道叫数字经济,这些公司主要服务的客户是企业,其中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有关行业将受益于今年经济复苏主题存在更多投资机会。SaaS是数字经济领域下一个特殊的商业模式软件行业,美股的SaaS公司在2022年因为加息跌得比较多,估值下调较多,港股因此受到影响。今年经济复苏是主线,这些SaaS企业的估值弹性比一般科技企业要大,因此在2023年有望获取更好的回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