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放流一直是长江恢复渔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举措。10月24日下午,恰逢“国际淡水豚日”, 2023胜科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在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的长江增殖放流滨江公园基地郑重举行,放流中华鲟子二代200余尾,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用真心爱护,用行动保护”,旨在提高社会对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旗舰物种的认知及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关注度。
胜科在宁举行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
增殖放流正式开始前,胜科中国高级副总裁曾广仁向一同参与本次活动的嘉宾和胜科员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道:
胜科与各位伙伴共同举办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是以行动践行对环境保护、长江大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希望能通过增殖放流,与大家一起努力,帮助中华鲟野外种群的逐步恢复,让长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洲,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
胜科中国高级副总裁曾广仁致欢迎辞
此次增殖放流的中华鲟鱼苗来自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本次活动严格按照农业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等有关规定开展规范工作。最终将体长40-50cm及120-140cm的中华鲟鱼苗被顺利投放于长江。
随机抽样计数,“苗种实际数量、规格与采购数量、规格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对鱼苗的规格、数量、品种等逐一进行了验收。随后便在放流基地的相关河段开展放流。
中华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极危(CR)保护等级,在中国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既是介于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之间的类群,又是硬骨鱼类中较原始的类群,在研究生物进化以及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变迁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中华鲟作为鲟形目代表物种,最大可达500千克以上,是中国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中华鲟最早出在1.5亿年前的中生代,是一种稀有的“活化石”, 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其保护广受海内外关注。
本次增殖放流活动由胜科主办,胜科长江江豚科教中心承办,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南京市建邺区发改委监督,并邀请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儿童青少年海洋环保专项基金、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南京玄武区人民法院、西南低山陵区域资源法庭、建邺区兴隆街道、江心洲街道等共同参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