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鑫创公告于近日收到上汽通用五菱的定点意向书,确认公司取得其新能源多车型共用平台的两款显示屏总成产品开发配套资格。
此次公司南通智能制造基地顺利通过上汽通用五菱审核,并获取显示屏总成产品开发和供货资格,表明公司打造的一体化设计开发、全链条生产制造能力带来的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得到更多头部主流车厂的认可,生产保障能力也得到客户肯定。预计将对公司本年度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且有利于增加公司未来年度的业绩。
软硬件开发能力强主流车型全覆盖
华安鑫创于2013年成立,起源于车用显示设计及软件系统开发,十余年深度聚焦汽车电子领域,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座舱显示系统及域控系统、全液晶仪表、抬头显示、电子后视镜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特别在座舱显示领域公司拥有行业最领先的一体化设计方案及智能制造能力。
当前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核心器件定制、通用器件分销及软件系统定制开发,具备软硬件一体化的开发能力,基于上述强大的开发能力以及丰富的行业经验,华安鑫创产品实现了主流热门车型全覆盖。
深度绑定上游供应商
记者注意到,2021年因为下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缺货,华安鑫创营收规模同比有所下降,同年10月,华安鑫创与京东方精电成立合资子公司东方鑫创,主要负责投资建设自动驾驶及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一体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随后,2022年10月,华安鑫创与深天马成立合资子公司江苏天华,负责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及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通过股权穿透,上市公司华安鑫创持有东方鑫创和江苏天华的股权比例分别为65%和45%。
不难看出,华安鑫创通过与上游面板龙头成立合资子公司的方式,深度绑定上游供应商,有效锁定核心部件的采购渠道,摆脱供应链紧缺的影响。在上述交易完成后的2022年第四季度,华安鑫创营收规模同比增速高达102.37%。
全链条生产制造模式开启新篇章
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行业成本压力加大,主机厂在设计屏显系统时,纷纷简化供应链环节,对屏显系统进行独立招标,使得面板厂加模组厂能够直接对接整车厂。同时行业架构逐渐走向域集中式,一芯多屏趋势出现,整车厂也更愿意在车型开发阶段与面板厂或模组厂合作。
华安鑫创顺应趋势,于南通搭建Tier1产线。2022年4月,华安鑫创公告投入20亿元用于车载液晶显示模组及智能座舱显示系统智能制造项目,该项目拟建设包含液晶模组、PCBA、贴合及包含域控制器在内的智能驾舱系统产线,支撑公司在车载液晶显示领域的业务。项目建设完成后,公司将实现年产1000万片液晶模组、300万套车载显示系统、100万套汽车智能座舱系统、50万套智能驾驶系统及200万件其他汽车电子产品,达产后预计产值50亿元。南通基地的建设意味着华安鑫创正顺应趋势,由委外代工的轻资产模式转为自主生产模式。
华鑫证券认为,华安鑫创Tier1转型后在产业链中将占据更长链条。而占据的产业链环节越长,留给公司的利润空间越大。
Tier1获多家主流车企认可定点持续开花
记者注意到,早在2023年10月,公司公众号披露华安鑫创董事长带队拜访上汽通用五菱,至今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公司已获得上汽通用五菱的定点,足以体现公司在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下游主流车厂的认可。
根据公司公众号披露,除了上汽通用五菱,近半年来华安鑫创董事长何攀先后带队拜访理想汽车北京研发总部以及江淮汽车等主流车企,就经验、能力以及技术等方面与车企高层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互相表达进一步合作的意愿。可以期待的是,公司后续主流车企定点依次落地。
民生证券表示,公司由Tier2向Tier1转型获得市场认可,未来新旧业务加速切换,业绩有望迎来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