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朗坤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朗坤环境,股票代码:301305)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朗坤集团成立以来首次发布可持续发展专项报告。2023年5月,朗坤集团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后的首个完整经营年度及时发布年度ESG报告,传递出朗坤集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以及企业积极履行社会和环境责任,与投资者、客户和合作伙伴积极沟通的坦诚态度。

聚焦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强调以创新为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而合成生物学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通过将基础科学研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融合生物学、工程学、信息科技等多学科知识,正引领着一场科技革命,展现了巨大的潜能。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朗坤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成果,是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报告期内,朗坤集团研发投入超过6千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3.5%,拥有168项专利,申请中专利项目14项,拥有LCJ厌氧微生物技术、LBD生物酶法柴油制备技术、HMOs生物合成技术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朗坤集团通过生物质资源再生和合成生物智造两大主营业务,推动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集团利用先进的微生物技术和生物酶法技术,提高了生物质废弃物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化产品的附加值,为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以广州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为例,是国内第一家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联合处理四类生物质废弃物的项目,也是国内率先利用生物酶法将废弃油脂深加工为生物柴油的项目。

以可持续商业模式,商业价值和环境价值并重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2010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随之而来的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大规模野火、飓风、干旱、洪水和其他气候灾害。同时,新冠疫情的肆虐不仅让绿色转型进一步推迟,让所有人意识到公共卫生防疫的重要。
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朗坤集团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有机结合,协同创造商业价值和环境价值,在利用生物科技实现资源再生、低碳减排创造环境价值,并通过智慧收运系统和智能化管理平台的透明和高效保障公共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的同时,带动产业绿色发展、创造绿色经济效益。
在环境价值方面,朗坤集团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深度资源化处理餐厨、厨余、废弃油脂等生物质废弃物,已累计实现超过122.6万吨碳减排。与此同时,朗坤集团携手绿色航空制造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生产的生物柴油等资源化产品已累计实现超77.7万吨碳减排。2024年1月,朗坤协助中石化燃料油完成国内内河航运领域首次B5生物柴油加注示范。此外,朗坤还积极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推进绿色低碳能源碳减排方法学落地,启动《餐厨垃圾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生物柴油用于燃料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等方法学起草与报送。
同时,在绿色经济效益方面,朗坤生物质资源再生中心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生物质废弃物处理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利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体系,对多种生物质废弃物进行协同处理,既降低政府客户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又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创造更大经济价值。例如,联合厌氧发酵过程产生的沼气被用于生产绿色电力补充生态环境园电力需求,此外还可以作为能量源满足生物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以及生物柴油制备的加热需求等;生物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分离出的废弃油脂可以作为生物柴油加工的原材料。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吕建中也对这份报告做出点评。他认为,在实质性议题甄别方面,朗坤参考了GRI标准,进行了双重重大性分析,这有助于企业在识别风险和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的同时,把握住参与解决社会和环境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的机遇,为创造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复合价值奠定了合理性基础。吕建中线上也提出建议和期待,实质性议题中的关键一项“新质生产力”,应细化为具体可落地的实操内容,更有助于取得实效。报告整体内容遵循了过程性、完整性等编制原则。随着未来持续性的信披中所涵盖的连年累计数据的增加,期待朗坤将可比性原则也包含在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