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白酒行业依然处在深度调整阶段,茅台却带来了一种“稳”的定力,这种定力不仅体现在飞天茅台酒依然供不应求,守住了高端酒市场,更体现在茅台管理层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与及时战略调整的能力。这种针对市场战略的迅速调整不仅体现在茅台酒的主业上,也体现在其他产品上。近日,茅台对冰淇淋业务主动进行收缩,但消费者仍然可以在遵义茅台镇茅台国际大酒店、三亚海棠湾茅台度假村等线下销售渠道购买,使之与旅游、餐饮等场景更好的搭配。
茅台的这一次主动调整,除了让我们看到茅台迅速的反应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清茅台接下来的主线。
茅台冰淇淋完成阶段性使命,下一步深度与文旅结合
众所周知,茅台冰淇淋是茅台尝试与年轻消费群体沟通对话、实现品牌年轻化的重要抓手之一,在茅台的长期发展中,有着阶段性的意义,体现出茅台品牌的强大以及茅台对市场的洞察力。
首先,茅台冰淇淋迅速在年轻人群体中打开了知名度,培育了年轻消费者。茅台冰淇淋在取得一定营收的同时,还能在年轻人群体中掀起排队打卡的热潮,在成本极少的情况下实现了破圈传播,让我们看到茅台品牌在创新中的活力,实现品牌年轻化。
其次,茅台冰淇淋将对年轻人产生长远的影响,承载了茅台某一个阶段的消费者传播与教育。正如新闻联播前茅台的报时广告始终停留在八零后的记忆中,茅台冰淇淋通过日常的销售,以及在社交平台的广泛传播、积极亮相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等方式,将茅台品牌深深地植入了年轻人脑海中,这将为他们未来接触茅台建立基础。
第三,茅台对于冰淇淋业务线的调整,是及时顺应市场变化。过去几年,冰淇淋市场也在进行调整。2022年,我国冰淇淋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相关报告显示冰淇淋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1600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2460亿元,其中线上销售渠道份额由2021年的5%增长至2022年的10%,而近年来,包括冰淇淋在内的消费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冰淇淋市场增速放缓。茅台冰淇淋主动收缩,聚焦于文旅,实际上是顺应趋势。
酒水行业研究者、千里智库创始人欧阳千里认为:“茅台冰淇淋在2022年5月上市以来,一度成为现象级的产物,也引发众多酒厂的跟随,足见茅台的号召力、影响力。茅台冰淇淋的核心是冷饮,而非茅台,所以在哈根达斯、钟薛高等冷饮玩家业绩下滑甚至消亡的环境下,茅台冰淇淋能做到有序收缩、主动精简,难能可贵,这也是茅台对消费趋势的洞察,从主动拥抱到注重引领消费文化潮流。”
以消费者为核心,茅台继续探索市场的边界
茅台冰淇淋本质上是茅台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体现,也代表着茅台品牌的温度,是茅台主动走向消费者的一次努力。当下的一种主流观点认为,茅台只需要保持好自身的品质,消费者有需要的时候一定会选择茅台。而茅台通过冰淇淋以及茅台酒相关新品开发、i茅台等渠道的改善,一步步用行动展示其在坚守主业本质的同时,主动拥抱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态度。
在茅台酒的主业上,茅台进行了更加全面的部署。此前的经销商联谊会上,茅台高层强调了持续做好“三个转型”,不断强化渠道协同、增强消费触达、促进消费转化,解决好根本性的“供需适配”问题。
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认为:“茅台在以更加务实高效的态度解决‘供需适配’问题,从而更好的配置企业资源,完善品牌价值形象,提升企业经营效率,这进一步提升了茅台整体企业影响力与产品竞争力,对于茅台的稳健高效增长发挥着保障性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茅台的服务在进一步提升。比如1300多家经销商门店持续的升级,比如茅台进一步梳理4(自营公司、i茅台、大客户、企业私域)+6(传统经销商、商超百货、社会电商、酒店餐饮、专业连锁、产业私域)的渠道体系,从而加大消费者的触达面,满足整体与局部的需求。
我们也可以看到,茅台更加重视将“文化”和“科技”融入产品与服务中,进而引领消费文化潮流。在文化方面,茅台携手中国流行色协会,从神秘的 “缃叶色” 到典雅的 “绛纱色”,持续推出年度东方传统色,并应用于产品上,例如今年的蛇年生肖茅台酒、笙乐飞天茅台酒采用“绛纱色”为主色调。有消费者认为,就像苹果引领玫瑰金潮流,东方传统色也将成为经典消费潮流。在科技上,茅台自身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同时赞助大学生合成生物学创新赛,为品牌注入了全面的科技活力。
这些部署与改变,说明茅台始终在紧跟市场潮流,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小范围的尝试、探索。有的为茅台带来历史的助力;有的不断壮大,挖掘出更大的市场。就像茅台曾经通过对生肖文化的挖掘,逐渐培育了一个新的大单品。正是茅台的这种探索精神,使得这一品牌的想象空间更加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