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等关税暴露了美国经济的底层危机。
连日来,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实施所谓“对等关税”,率先挑起全球贸易冲突,引发国际社会乃至美国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也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幅震荡。针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一再升级,中方强硬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坚定捍卫自身权益,有力回击经济霸凌,坚决维护多边主义。
“事实上,美国毅然决然挑起贸易争端的背后,实则暴露了其经济发展中债务重负与分配制度的两大深层次问题,这又是一次内部矛盾的外部转移。”对于这场国际贸易争端,九方智投旗下九方金融研究所联席所长胡祥辉如是评价。
4月18日,最新一期的财经访谈栏目《投研有方》中,九方金融研究所联席所长胡祥辉围绕美国“对等关税”事件分享了关税战产生的深层问题、各国反制差异性的原因,以及投资者更为关心的全面关税战下A股投资的风险应对与投资机会。
美国“对等关税”混乱攻击的本质
美东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紧随而来的是,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关税战持续发酵,引发市场各方关注。
针对这次贸易事件,市场普遍认为是美国囿于“零和博弈”思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挣扎。对此,九方金融研究所联席所长胡祥辉并没有急于评价美国政府的这一行为,而是回归事件本身,他认为,这次关税战至少暴露了美国两个深层次的问题。
胡祥辉表示,一方面美国面临巨大的债务负担。三年疫情后,美国政府的联邦债务极具膨胀,兼之2022年开始的加息政策,使得美国的利息成本越滚越大,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也是更深层次的原因,美国国内急剧恶化的贫富差距问题。过去数十年,美国在全球贸易自由化中虽然占尽便宜,但这“便宜”更多地流入美国大公司、财团、富人口袋,美国工薪阶层则因为本土制造业的空心化、以及大量制造业岗位的外流而面临失业。
面对这样两大问题,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无差别混乱攻击并未触及问题本质,预期收效将非常有限。胡祥辉表示,虽然改善美国国内财富再分配制度,对富人、财团加征税收,进而加大中低收入阶层福利,将有效解决国内矛盾,但这种做法与美国社会制度的本质相悖,也正因此美国才会极端地走向对外攫取的路上。
中国强硬反制,为国际社会竖旗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关税就持续不断,而最初中国的应对措施也是相对克制的。这一次,中国对美的果断反制,正在于认识了美国政府这一政策的行为本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正是在一步步试探下不断释放野心,最终导致二战的爆发。胡祥辉表示,对于美国政府这种突破底线的试探,最优解就是第一时间给予足够分量的还击,让它知道这么做是行不通的。
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贸易争端,每个国家应对的态度与策略也各不相同。作为美国经贸关系最为紧密的国家之一,加拿大在这次关税事件中表现异常强硬;欧盟,尤其是法国、德国,同样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即使是日本,也不会对美国政策无限制的妥协。
胡祥辉分析表示,这次关税战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中国。站在道义制高点,中国对美国恶意加征关税行为的反制,已然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面旗帜,对于很多国家而言,成为对抗霸权的底气。
均衡资产配置,聚焦扩内需与硬科技机会
“对等关税”政策实施以来,全球资本市场短时间内面临流动性危机,即使是避险属性最高的黄金价格也连跌三天。不过,这次贸易事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远没有结束,并且将持续发酵。
胡祥辉分析认为,目前“对等关税”的第一波冲击已经过去,从黄金价格连创新高的表现可以看出,当前流动性有所缓解。不过,美国关税“大棒”给了其他国家90天的缓冲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冲击强度的边际效应可能递减,但对全球经贸市场造成的不确定性仍需关注。
回归资本市场,胡祥辉提示投资者要理性客观地看待这次关税战,虽然一季度GDP表现喜人,但二季度贸易出口势必将迎来挑战。据国家统计局核算,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达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
在此背景下,胡祥辉分析认为,一方面围绕国家刺激政策,消费、服务等扩内需板块在经历过去几年估值回落后呈现了崭新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在中美博弈不断加剧下,半导体、国防军工等自主可控、硬科技关键领域同样值得关注。对于不确定性更高的二季度,投资者在资产组合上应该更加均衡稳健一些。对比一季度题材、科技方向的激进布局,二季度更应该做一些防御性的配置,比如大金融板块、高股息个股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