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保诚集团(香港) 陈思瑾
摘要:保险观念的普及以及人均收入的提高,使得我国保险行业正呈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态势,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资产管理模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关注问题之一。当下保险资管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平衡收益与风险是优化保险资产管理的最初入手点,目前保险公司资产管理的方式主要分为公司内部、投资子公司和外包投资三种方式……
关键词:保险资产管理、收益与风险、优化配置思维
引言: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层层递进述说了如何优化管理保险资产。第一部分简单描述了中国保险资产管理的现状,第二部分概括介绍了目前市场上保险公司资产管理的主要模式,第三部分结合目前先有的保险资产管理方式和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问题,对优化保险资产管理提出了方法论的建议,希望能够使保险机构在资金配置时就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及时性,对行业内的人士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逐年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保险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与此同时,政府也大力支持商业保险的发展,因为它是现代社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市场中坚力量。这迫使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资产管理模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关注问题之一。保险资产配置的效率,从微观上来说,决定着一家保险机构的生死存亡;而从宏观上,也影响着涉及该家保险机构人员的幸福指数。
现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老年人口占比逐年上升、社会及家庭抚养压力加大、医疗费用高昂等多重因素,使得提供保障作用的商业保险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我国保费收入主要来自于财产保险公司收入和人寿保险公司收入,其中,人寿保险公司规模占比较大,2016年人寿保险公司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为70.02%。
保险公司投资资产划分为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和其他金融资产等五大类资产。保险资产的配置通常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险资配置问题,其研究重点在于保险公司如何通过不同的策略及方法,使保险资金配置于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从而实现保险资金的高效运用;而广义的险资配置问题,不仅包括狭义的险资运用,还将保险公司的险资来源、保险机构负债特点及相应的行业监管政策纳入研究体系。
在进行保险资金配置时,把握险资配置的基本原则尤为重要。英国精算师佩格勒以贝利提出的五大基本原则为基础并加以提炼和改进,总结出人寿保险投资的四大基本原则:获得最高预期收益;投资应尽量分散;投资结构多元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我国保险研究学者汤若岩、吴少新、王江,共同总结出保险投资运用的三大基本原则,即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这三大原则是目前国内保险理论界较为认可的保险投资基本原则,现如今许多保险公司也将这三大原则作为保险资金配置时的主要目标,可以说至今仍旧很适用。
但当下保险资管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近些年来,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保险公司提供风险收益适当、结构设计合理、投向久期匹配的投资产品,是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不容回避的问题。金融科技对资管业态的冲击,保险资管机构必须通过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方能拥抱保险资管行业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保险资产管理模式
保险公司资产管理的方式多种更多样,因时因地制宜。综合来看,主要是以下三种资产管理方式:
(1)公司内部,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式,也是国外大型公司为主的资产管理方式。即在保险公司内部设立投资部门,专门从事投资活动,对于属于公司或者子公司的投资业务进行综合监管,随时了解全公司所有的投资业务、保证公司的投资战略能够有效地执行。一般来说,险资配置以存款和债券为主,股票和基金为辅,根据市场行情变化会有较为缓慢的调整,因此保险投资收益首先取决于市场利率水平,其次受到股市表现的影响。
(2)投资子公司。这种方式适合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专注于资产管理,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完善风险管控体系,树立自身资产管理专业形象,开展多种形式的资产管理业务,世界上顶尖的股份保险公司大部分都采用这种资产管理业务形势。
(3)第三方投资管理人,即保险公司选择外包投资,国外的小型保险公司多采用此种方式。它们自身规模比较小,对于投资领域的产品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投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外部协助,降低自身管理风险,同时,通过第三方投资也可以扩大自身的投资范围,保证投资多样化。
关于优化配置保险资产
关于如何优化配置保险资产,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建议尽可能扩大险资可投资范围,增强配置资产多样性以平缓市场波动风险对保险资金的冲击。这是非常具有科学依据且广为大家所知的优化方法,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笔者来谈一谈另一种能适应万变客观市场环境的优化方法:
首先,保险资产的总体投资目标是保证流动性和绝对收益。中国保险业经历了近10年的高速发展期,现金流的速度远大于给付支出,保险资产的流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被忽视。然而自前年起,寿险业保费增速已显著下降,同时部分人身险产品开始进入给付高峰期,因此对保险资产的管理应更加关注“流动性”目标。譬如,债券是保险机构的重要配置资产,2016年末,我国保险资金配置于债券类资产的比例高达32.15%。从另一方面来说,保险机构也是债券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而一旦发生债券违约事件,保险机构的大规模投资资金无法得到按时偿付,可能引发保险资金流动性风险,进而影响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情况。因此,保险机构在进行保险资金配置时不可再将债券视作绝对安全的投资品种。
其次,固定收益投资要以买入持有策略为主。公开调查显示,海外资产管理业一致认同——保险投资中最关键的是固定收益投资策略。国内保险资产管理的固定收益投资也应建立以持有到期为主、主动交易为辅的投资策略。因此建议国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提前布局,挖掘投资领域的“蓝海”市场,逐步增加另类资产配置比例,防范存量保险资金的利差损风险。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评估和监控及持续跟踪与落实的机制,以尽量确保资产委托管理的风险处在可控范围内。
然后,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抚养压力等使得健康险的未来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断层,势必加剧社会老龄化压力,养老保险以及多种方式的养老工具成为发展的重点。在这个方面,保险机构应该把握自身在保险资产管理领域的先发优势,加大对中低风险产品的开发力度,同时积极开拓养老金市场,并且重视对于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资金量较大的机构投资者的合作,同时,针对高端客户群体,发展个性化定制业务。方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不被发展的潮流冲走。
再次,影响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的主要因素为配置资产的种类、性质以及相应的比例。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不同的投资方式决定了配置资产的种类及各类资产的占比,继而就会产生不同的投资收益率。在实践中,保险机构应当将净投资收益率与总投资收益率结合起来考虑,既要注重短期的、稳定的回报,也要长期的、含有风险溢价的收益率。
最后,政策是最好的助力棒。未来,在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之下,保险行业将面对不断增长的保险资金,应顺应政策迎接市场积极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大力挖掘适合险资的投资标的,形成高效的投资组合,避免大量保险资金长期处于低效闲置状态。各大保险机构应主动适应市场环境,大力发掘自身优势,在政策向好的基础上获取更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在如何优化保险资产管理上,首先要审时度势,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和绝对收益,保证流动性尤为重要;其次,要主动发掘未知界的可商业化的一隅和资产管理链条的完整性、信息的新鲜及时,可控化风险;最后,抓住时事市场机遇,不急于求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真正需求。在面对客观世界的种种变化中,做到了主观上的这些,对于保险资产管理的方式自然就优化了。优化保险的资产管理它从来都不是某个具体的实施方案,而是到位的观察和到位的执行,只要灵活应对万变、用好拥有的资源,那就是最优化的保险资产管理方式。
结论:保险机构应积极提升自己的主动管理能力,形成长期配置思维。在优化保险资产管理上,形成长期配置思维是重中之重。主要包含一下几个要点:对保险资产的管理应更加关注“流动性”目标;固定收益投资要以买入持有策略为主,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评估和监控及持续跟踪与落实的机制,以尽量确保资产委托管理的风险处在可控范围内;将净投资收益率与总投资收益率结合起来考虑,既要注重短期的、稳定的回报,也要长期的、含有风险溢价的收益率;主动适应市场环境,大力发掘自身优势,用好政策这根“助力棒”,避免期限错配,寻求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和谐统一。
优化保险的资产管理它从来都不是某个具体的实施方案,而是到位的观察和到位的执行,只要灵活应对万变、用好拥有的资源,那就是最优化的保险资产管理方式。保险资管机构必须通过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方能拥抱保险资管行业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优化保险资产配置推进多元化布局》,张光,中国证券报2019年7月2日/第A07版;
《保险资产配置国际比较及启示》,罗鸣,武汉金融,2017;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张宏志,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保险资金运用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张素敏.华北金融,2016;
《保险资金投资新政背景下最优化组合的实证分析》,张林兰,江西财经大学,2013;
《发达国家保险资金运用主要做法中国化的思考》,张立勇,保险研究,2012;
《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政策发展的思考》,陈成,中国保险报,2012;
《财富管理业务的新发展商业银行实务》,胡文韬(2006);
《国际分散化投资与本土偏好行为——基于QDII对外投资基金的实证分析》,吴立广,黄珍;
《开放条件下促进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陈莉,王勇,经济问题,2004;
《保险资金运用的国际比较与启示》,曲扬,保险研究,2008;
《我国保险资金最优投资比例问题研究》,孙璐,浙江大学,2009;
《国外保险资金运用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王波,杨斌,中国经贸导刊,2009;
《寿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陈文辉,丁昶,中国金融,2005;
《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探讨》,陈晓艳,西南财经大学,2008;
《中国保险机构资金运用效率研究:基于资源型两阶段DEA模型》,黄薇,经济研究,2009;
《论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控制》,林义,保险研究,2002;
《保险投资组合策略研究》,陆爱勤,上海金融,2007;
《基于Black-Litterman模型的保险资金动态资产配置模型研究》,2013(3):24-38.;
《证券投资资产配置决策经济科学出版社》,郑木清,2003;
《证券投资组合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维克托著,廖小胜译,2007;
《KNIGHT不确定下带通胀的最优消费和投资模型研究》,费为银,李淑親,工程数学学报,2012;
《存在跳跃及随机波动风险的消费和投资组合选择》,潘棋,北京理工大学,2007;
Jewell S W,Li Y,Pirvu T A.Non-linear Equity Portfolio Variance Reduction under a Mean–variance Framework—A Delta–gamma Approach[J].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2013,41:694-700;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