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4日晚,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医药”或“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北大医药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6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38亿元,同比激增211.10%,利润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超额完成全年经营目标。在医药行业政策频变、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北大医药通过工业与商业板块的协同发力,凭借研发创新、营销优化和生产管理升级,实现了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内生外延双轮驱动 自主创新筑基高质量发展
北大医药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医药流通以及医疗服务等业务。2024年,公司紧密围绕既定发展战略,在深耕“抗感染、镇痛类、精神类、慢病类”药品领域基础上,秉承“临床为本补产品”的核心工作思路,围绕大众实际用药需求,不断挖掘重点疾病领域临床疗效好、发展空间足、市场需求大的临床产品,加快推动一致性评价及自主研发工作,引入高潜力、高附加值品种,内生外延双轮驱动,着力构建起稳定、成熟的核心产品梯队。
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北大医药采用自主开发和合作研发两种模式,并将逐渐形成以自主开发为主,同时重视合作研发。公司设立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建立有研发全流程的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拥有先进完备的研发设备和约10000平方米的小试、中试基地,可独立完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的研发全流程,也可开展创新药的药学部分研究工作。项目开发采用自主开发和合作研发两种模式,现已形成丰富的在研产品梯队,将有力保障后续产品供应,助力公司长远发展。在研产品涵盖抗感染类、镇痛类、精神类等多个领域。
自主研发方面,公司2024年新增1个原料药品种获批,另有包括原料药和制剂在内的3个产品完成发补工作,5个产品完成了申报工作。外部引进方面,则有包括原料药和制剂在内共8个产品获批,完成了3个产品项目的合作协议签订以及3个产品项目(含原料药)的立项自主研发,并达成1个产品项目的CMO合作。此外,公司盐酸丁螺环酮片、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上榜《2024 年度重庆市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培育名单》。
积极参与集采工作 销售端创新模式精准发力
2024年,北大医药紧跟国家政策,积极参与集采工作,全年共有7个品种,11个品规中选国采、联盟采和省采(含集采接续和增补)。此外,公司聚焦“确定营销模式、匹配适销产品、抓好合规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四个方向,多措并举,抓好各项关键工作。
公司以集采品种为抓手,深化工商互动与合作,达成工商战略合作共识。此外,坚持以品牌引领和学术支持为组合的学术建设模式,强化品牌建设,在国家级学术年会中,公司充分展示宣传优势产品品牌,践行“大品种 树品牌”战略。2024年,公司有序开展优势品种生态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为三终端推广奠定良好基础。在营销人员管理方面,实现模式创新,强化合规教育和管理,培养营销人员合规意识,坚持产品培训,提高营销人员学术服务水平等。
通过销售端创新模式精准发力,北大医药推进精细化管理,强化成本管控,提高药品流通效率,努力于打造高效、多元、稳定的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业务收入规模较去年同期提升12.86%。
未来,面对医药政策变化和行业改革深化的新挑战,北大医药表示将继续深耕“努力成为领先的原料制剂一体化医药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顺应政策导向,优化战略布局,聚力优势资源,以“低成本、广覆盖、上规模”为方向,全力深化“三补”核心工作,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