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快速崛起,众包、兼职等多种灵活用工机制下的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兴岗位的社保参保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其工作时间、场所不固定,并有一人多职等从业特点,而传统的职工社保制度主要面向工作时间和场所固定的劳动者,这使得大批灵活就业人员游离于社保体系之外。为改善这一情况,2021年7月,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在劳动合同工和个人自由职业两种用工形式之外,提出“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类别,明确了部分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既不属于劳动合同工又不属于自由职业者”的特征属性,也为相关部门在传统社保制度框架外试点职业伤害保障开辟了创新政策的“试验田”。
近日,人民日报头版一篇名为《落实落细,优先全力稳就业》对北京、海南等地稳步推行职业伤害保障的试点工作进行了报道。从内容中获知,从2022年开始,人社部就已经启动了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人社部部长王晓萍表示,今年将进一步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继续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外卖小哥周树杰说,“我们这个职业有了更多保障。有次送餐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保险帮我报销了大部分医药费。”
什么是职业伤害保障?人社部较早前透露,职业伤害保障是一项面向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的新型社会保险。在试点范围方面,《法治日报》消息显示,试点已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重庆、四川7省市启动,选取出行、即时配送、外卖、同城货运等新就业形态代表行业,面向行业中部分平台企业就业的骑手、司机等群体人员开展试点,有效保障其从业过程中的权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今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中,王宝强、王宁饰演的快递小哥和网约车司机的小品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该节目中杨紫饰演的顾客,也传递着社会各界对新兴职业和岗位的信任及认可。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同时提出“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健全新就业形态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社保制度,不断完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将有利于扩大就业蓄水池,稳定就业形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