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为投资者按图索骥、挖掘投资机遇提供了“路线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在为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持续注入动力的同时,也释放了制造业投资新机遇。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后,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步入了快车道。有数据预计2024年我国装备制造市场规模将达到38.4万亿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22.4%。资本市场上,抢先占据这一风口的公募基金产品,已穿越牛熊持续为投资者创造超额收益。其中市场上较早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长盛高端装备制造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也凭借中长期突出表现,斩获权威基金评级机构三年期五年期双五星认可。
回顾从2018年熊市至今,五年多来市场风格频繁切换,长盛高端装备制造基金表现出较强的能攻善守属性。银河证券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3日,长盛高端装备制造A(000534)近三年收益率58.06%,同期沪深300指数近乎原地踏步,仅微涨0.96%;近五年在沪深300指数小涨2.84%的背景下,实现了翻倍回报,近五年收益率达112.33%。依托突出的业绩表现,该基金同时获评银河证券三年期五年期双五星评级。另外,从海通证券截至今年2月末的基金业绩排行榜单看,长盛高端装备A也荣获五年期五星评级。
作为业内聚焦高端制造板块的先行者,长盛高端装备制造成立于2014年3月25日,投资目标就在于把握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分享高端装备制造相关上市公司的持续投资收益。自成立来回报率达246.30%(银河证券,截至2023年3月3日),穿越牛熊的实力表现也日渐得到机构投资者认可。据2022年中报显示,其机构持有占比已达44.12%。
目前长盛高端装备制造由研值功底深厚的新锐战将王远鸿担当基金经理。王远鸿系中科院计算机硕士,具有12年从业经验,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资格,投资风格较为均衡,关注个股成长性,追求较高Beta因子,但组合回撤控制能力较强。王远鸿在投资布局上主要围绕两条主线,一条是碳中和与碳达峰大的能源变革背景,另外一条是自主可控和进口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