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简称“食博会·预博会”)在东莞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一连3天的活动吸引了国内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以及近20个国家的千余家企业聚首东莞。
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去年全国各地掀起了预制菜产业发展热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供培育发展优质菜产业,更预制菜成为行业新风口。作为目前第一个国家级的预制菜盛会,食博会·预博会不仅为国内外农业食品及预制菜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搭建国际贸易平台,亦为地方省份对外展示自身产业资源实力,寻求融合合作机会的提供舞台。在本次展会中,广西省玉林市携手本地优秀企业代表组团参展,市长白松涛率玉林市代表团团参加相关活动,并在会上发言,向世界展示玉林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决心。
广西是农业大省区,原材料量多质优,在产业基础、区域品牌、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大市场等方面均具良好基础和条件,发展预制菜产业优势得天独厚。今年以来,玉林先后在广州举办粤桂预制菜产业合作对接会,在钦州启动广西首个预制菜产业基地,通过系列务实举措,积极抢抓预制菜发展新赛道,抢占预制菜产业发展新风口。
玉林市人民政府市长白松涛在现场推介会致辞表示,玉林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州郡史的美食之都,是广西第二人口大市和农业大市,发展预制菜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玉林围绕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全国一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积极抢抓预制菜产业政策机遇期和发展窗口期,多点发力抢占预制菜新赛道,赋能食品工业提质增效。预制菜是食品产业发展的新风口,更是消费升级的新蓝海。玉林将全力抢抓新机遇,跑好新赛道,在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上求创新求突破,加快推动产业集群、企业集中、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努力构建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特别是利用全国最大的香辛料集散中心、交易中心、定价中心的优势,打造预制菜配料产业,让“玉制”美食香飘四海。希望通过博览会这个平台,与广大客商朋友加强交流、拓展合作,热忱欢迎大家到玉林考察指导,投资兴业,携手共创玉林预制菜产业美好未来。
以“香”为引,玉林打造预制菜+香料产业发展模式
玉林拥有中国第三大中药材交易市场,坐拥全国最大的香料交易市场—玉林国际香料交易市场,是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香料原材料产地和集散地,素有“无药不过玉林,寻香必至玉州”和“南国香都”的美誉。
玉林预制菜以“香”为引、“香”“菜”结合,注重发挥地方特色,直接触动大众味蕾玉林市立足中药材、香辛料产业基础,着力打造预制菜+香料产业发展模式,“香”“菜”组合、“香”“色”结合、“香”“香”融合,努力挑动广大群众的视觉味蕾,打造群众看得美、吃得香、信得过的预制菜品牌品质,
“这次参展,我们也展示和介绍了玉林的香辛料(中药材)产业,为各地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原材料支撑。”玉林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刘小琴分享道。
积极对接东盟、粤港澳大湾区,玉林打造“预制菜产业高地”
预制菜的物质基础是优质农产品,玉林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努力保障优质农产品供应。
目前,玉林依托陆川猪产业园、玉州区牛腩粉产业园、容县健康食品产业园、兴业县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抢滩布局预制菜全产业链,精心搭建预制菜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整合“互联网+”智慧农业、电商营销平台、现代冷链仓储物流等资源,孵化一批预制菜产业示范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地域性标志的预制菜产品,努力构建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建成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助力“四强两区一美”两湾先行试验区建设。
“此次参展非常高兴,我们非常希望能通过推介玉林的优势、特色,以及预制菜产业情况,产业园区的建设情况。吸引预制菜优秀企业来到玉林,共同打造玉林美食新高地。”玉林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刘小琴说道。
据悉,玉林正积极申请举办中国国际预制菜香料产业博览会,并充分利用玉林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区位优势,搭建起串联大湾区、面向国内外的预制菜发展新平台,服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将玉林打造成为华南地区面向东盟乃至全球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新平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