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已写在金融业的旗帜上。
——摘要
最近马上消费发现,一个老群体被赋予新名称,迎来了整个金融圈的全面关注。
2022年3月,《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下发,其中对新市民画像给出了明确且清晰的范围定义。
新市民主要是指因本人创业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
为进一步促进新市民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进而安居乐业,《通知》主要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
从新市民的群体画像和金融政策的倾向来看,这3亿新市民是普惠金融的下沉用户,同时也代表着我国共同富裕的决心。
眼下,如何做好这类普惠金融服务,成为了当下整个金融业的「新挑战」。
新市民金融需求如何求医?
聚焦来看,新市民的用户画像与消费金融机构渠道下沉的目标用户相吻合。
根据《2021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主题调研报告》显示,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消费金融用户在50%以上,24岁至35岁之间的用户合计在70%左右,而这恰恰说明消费金融业务可以满足“新市民”的金融需求。
实际上,在新市民这个老群体领域,有消费金融机构将自己与科技「融为一体」,通过智能体系和平台建设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本,不断突破普惠金融的服务边界。不仅实现自身精细化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也在数字普惠金融的道路上正持续做出更多的贡献。
以持牌消金马上消费为例,其成立以来始终将数字化全闭环能力作为竞争壁垒,高度重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探索,构建了领先的个性化需求精准服务能力,其凭借自身的大数据风控技术,使绝大多数“新市民”获得当代金融服务成为了可能。
更值得一提的是,马上消费自主研发的智能风控、智能获客、智能营销、智能客服等一系列系统,通过0物理网点和线上自动化服务,增加了金融服务的触达性和便利性,将金融数字化行动转化为产品,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并直接落实到新市民工作与生活消费中。
这印证了,金融的发展本身就是不断满足需求、应对“短缺”的过程,这也是金融“普惠”的过程。
有业内人士认为,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关键是要让新市民能够在城市产生「长期行为」,除了所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外,实际上还需要在社交、生活和消费等多维度建立价值关联,而这其中必然要嵌入精准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如何对症下药?
实际上,从金融机构的服务角度来说,新市民群体并不是“优质客户”。根据银保监会的调查,他们相当于有金融需求的征信白户,在城镇生产生活,没有稳定的工作,缺少房产,甚至是足够多的消费记录,难以被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覆盖。
那么,如何弥补服务新市民金融需求方面的空白点?
《通知》明确: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新市民创业形态、收入特点、资金需求等因素的分析,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精准评估新市民信用状况,优化新市民创业信贷产品。
另外,“要推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共享整合机制,加快新市民相关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并鼓励金融机构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应用,优化机构内部新市民信用评级体系。
这进一步肯定,满足新市民金融需求的落脚点还在于技术的嵌入与运用。而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受获客成本和信用风险等因素影响,也只有具备强风控能力的金融机构才能对这部分群体“对症下药”。
当前,数字金融正在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补充或代替传统金融。就如马上消费研究院指出,任何一个金融机构想要继续成为市场参与者,它必须具备这种能够在当前或未来市场生存的能力,必须有实现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决策的能力。
“从风险管理方面来说,就是全流程风险管理数字化,数字金融中选择大数据风控是必然。”
马上消费用自身的实践,证实了强风控能力对普惠用户服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特别是其通过自建金融云和AI中台、业务中台、大数据中台相互结合的“一朵云+三个中台”IT架构,结合大数据构建了集差异化定位、线上化获客、智能化风控于一体的数字普惠平台。截至2021年12月31日,马上消费累计为650万信用白户建立信用记录。
目前,马上消费的金融服务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3C数码、旅游运动、生活服务等全场景覆盖。具体数据具有相当的规模,截至2021年12月末,累计服务县域、农村用户超过3362万人,按最保守估计,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新市民范畴。
让城市里的“新市民”落地生根,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新市民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已写在了金融业的旗帜上。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满足三亿新市民的金融需求,不仅是任务,也是机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