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因科技创始人温言杰(右一)为杨旭东教授(左一)颁发聘任证书】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杨旭东教授长期聚焦高效率、高稳定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难点问题,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机构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成果频登国际顶刊,在钙钛矿结晶调控(Nature,2017年)、界面结构稳定性(Science,2019年)、电荷传输稳定性(Science,2022年)等前沿科学技术上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发表论文90多篇,并获得了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一)、《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颁发的国际太阳能电池领域奖项“Michael Graetzel’s Award”。
钙钛矿领域顶级科学家的加入,无疑会为光因科技带来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技术经验。
光因科技的“另类路径”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创业项目受到广泛关注。对于此类技术性极强的领域,创业者大多具有产业背景,或是来自高校科研团队。
但在一众钙钛矿光伏创业公司中,光因科技显得颇为“另类”,创始人温言杰是转转集团前总裁,曾在2015年成立了二手机平台“找靓机”, 用五年时间将MAU做到行业第三,仅次于闲鱼和转转,并在2020年与转转合并。
温言杰以互联网领域连续创业者身份跨界入局钙钛矿领域,其创立的光因科技也走出有别于其他钙钛矿创业公司的“独特路径”。
据了解,光因科技在2023年4月初完成5000万行业最大的一笔天使轮融资后,其10MW小试线于2023年4月中旬开始建设,6月底实现贯通出片,是截止目前全球最快投产的小试线。
【数据来源: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今年10月,光因科技在30cm*40cm大面积钙钛矿电池组件上实现21.63%的权威第三方认证效率,为目前已知的1000平方厘米级(30cm*30cm 和30cm*40cm)钙钛矿反式单结太阳能电池组件世界最高效率。
在首席科学家缺位的情况下,全面投产仅4个月时间,光因科技便实现了从0起步到行业领先的跨越式发展。而行业以往实现同类突破至少需要12–18个月,平均时间为15个月。如此发展速度,很难想象是出自于“外行人”之手。
随着杨旭东教授的加入,光因科技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学院派+实干派”=最优组合
技术背景的创业者常常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即认为只要拥有优秀的科学理论,就一定能够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进而推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最后迎来一个比较好的商业回报。
然而,从科学研究到商业实现之间存在着许多中间环节,科研理论和技术是创新的基础,但要将技术转化为商业模式,需要克服重重关卡。一个优秀的科技公司往往需要从只关注“单点”的技术创新,拓宽到关注全公司、全产业的实时动态。
科学家和企业家,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前者是正向思维,后者是逆向思维。正向思维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逐步推导出未知的结论。企业家通常需要逆向思维来面对商业挑战和市场竞争。他们需要从市场需求出发,逆向思考如何满足这些需求,并寻找可行的商业模式和解决方案。
只有当科学家和企业家紧密合作、有机融合时,才能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领跑者——技术上足够创新,商业运营上可持续。通过商业路径为科学家聚拢各方资源,才能让科学创新最终能够获得技术和商业上的双重成功。
光因科技的实践经验或许可以为这种合作模式提供借鉴,杨旭东教授擅长学术研究和理论推导,而温言杰则擅长市场运作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学院派”与“实干派”的高效合作,将科研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与商业实践相结合,或许可以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和商业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