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绿色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而如何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则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面对并解答的课题。武汉控股(600168.SH)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坚定的决心,走出了一条以污水资源活用为核心,推动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近年来,武汉控股在污水处理行业大胆探索,将生态“包袱”视为生态资源,再转变成绿色资产,成长为支撑绿色发展的优势力量。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公司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践行,更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武汉控股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项目,是继北湖污水处理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后,武汉控股打造的第二个光伏项目,也是公司持续推动绿色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污水处理厂是传统的耗能大户,电费支出约占处理成本的50%至70%。为了降低能耗,实现绿色低碳运行,武汉控股积极探索水务+光伏的新路径。在北湖污水处理厂,公司创新思路,在厂区现有构筑物上方架起光伏组件,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跑出了新赛道。
黄家湖光伏发电项目在光伏板布置与桩基安装上都进行了调整,更加“因地制宜”。项目采用两块光伏板拼接布置,提升光伏板安装数量,使项目总发电量增加5%。同时,为提升光伏柔性支架抗风能力,该项目采用“组件檩条刚性整体,索结构柔性支撑”创新理念,用钢檩条保护组件边框,提升边框强度90%以上,降低组件隐裂风险,提升整体系统稳定性。
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已发布关于开展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遴选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建成一批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而无论是遴选的绿色低碳标杆厂还是新改扩建的污水处理标杆厂,都不约而同提到了“光伏+污水厂”模式。这一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无疑将为污水处理行业的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废水“再就业”,探索再生水循环利用新路径
作为全市污水处理行业的领跑者,武汉控股不仅关注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更注重废水资源的再利用。公司不断拓展再生水的使用范围和功能,将其用于厂内绿化浇灌、园区洒扫等,并在多个污水处理厂进行推广。
此外,武汉控股还在二郎庙污水处理厂附近建设了国内首座集光伏发电、中水回用、废水零排、智能+自助洗车于一体的洗车站,为车主带来节能环保的洗车体验。在北湖污水处理厂,公司与青山区水务局共同推进实施北湖流域再生水利用工程,利用出水进行水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大型企业生产用水替代。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节约了经济成本,更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除了在污水处理末端做“加法”,武汉控股还在污泥产生方面做“减法”。通过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项目的建设以及污泥深度脱水处置研究的开展,武汉控股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污泥存放、转运、处置的难题,还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研发高效水处理装备,靠“新质生产力”赢得市场
在推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武汉控股始终注重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其所属水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2024年长江经济带水域经济博览会上与江苏家易欣辰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MBR元件弹状流稳态再生装置的百万订单。这一订单的签订不仅体现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彰显了其在高效水处理装备研发方面的实力。
水务环境公司凭借膜装备制造、膜工艺应用于一体和数字化水务运营等多项优势,已获评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光谷瞪羚企业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肯定,也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更多的优势和机会。
把生态环保课堂“搬进”污水处理厂,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在推动绿色发展的同时,武汉控股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和普及。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让市民群众走进污水处理厂,亲身感受污水变身的神奇过程。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还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影响力。
此外,武汉控股还带着绿色理念“走出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武汉控股与湖北罗田苍葭冲村展开合作,就村里的水环境治理和乡村经营进行探索。同时,公司还参与了海南省澄迈县政府举办的第二十届科技活动月——“六水共治”进校园宣传科普活动。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还营造了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活用污水资源,突破转化路径。武汉控股的每一步探索与实践都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刻践行。未来,武汉控股将继续发挥全产业链集成优势,不断加大外部市场拓展力度,以水环境治理、光伏发电等为依托,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武汉控股也将当先锋、打头阵,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新时代美丽中国贡献更加坚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