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产品牌如旭日东升般蓬勃发展,不仅以过硬的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还以创新的产品设计和贴心的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然而,在国产品牌蓬勃发展的光辉背后,始终潜藏着一股暗流。部分外资品牌为了市场份额,采取各种手段试图打压国产品牌,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洗护用品行业发展的历程中,跨国外资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市场掌控力,通过收购和并购中小型国产企业,直接掌握了这些品牌的市场渠道,导致国产品牌逐渐失去竞争优势,最终不得不退出。就以中华牙膏为例,它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全国,曾占据全国40%的市场份额,是牙膏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品牌。然而,外资品牌以“技术投资”和“品牌租赁”为名,将中华牙膏收归旗下,并声称会加大力度投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壮大,但实际上却通过边缘化操作,使中华牙膏的市场地位迅速滑落。
母婴行业同样面临类似的情况。以婴儿纸尿裤为例,在过去的一些宣传中,外资纸尿裤品牌借助国内产品质量问题的事件,大力宣传“外国纸尿裤更安全、更舒适”的概念,试图打压国产品牌,削弱消费者对国产纸尿裤的信任。再例如,日本外资奶瓶品牌在其电商产品详情页和直播间背景中,使用国货奶瓶长期霸榜品牌最具有代表性和识别度的奶瓶图加以并列对比,突出自身优点的同时贬低国货奶瓶品牌,通过“拉踩”的手段暗示国货品牌奶瓶设计不合理、不符合婴幼儿的喂养需求,刻意贬低国产品牌,误导消费者,企图彻底摧毁消费者对国产奶瓶的信任。
外资品牌通过资本运作、隐晦拉踩等手段打压一个又一个我们的民族品牌,试图彻底垄断中国的消费市场。然而,外资品牌的层层阻碍,国产品牌并没有屈服,而是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提升,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2010-2018年国产乳制品企业生产工艺日益稳定化、程序化,利用已有成本优势布局奶酪蓝海市场。2019年至今,伊利、蒙牛、三元、光明以及妙可蓝多等国产品牌纷纷布局市场,国产品牌开始快速成长,成功打破了外资品牌的长期垄断。并且据《2023年中国乳品行业白皮书》显示,国产品牌如今已涉足中国奶粉市场的60%以上份额。
此外,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母婴用品市场研究报告》,国产母婴品牌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已达到50%以上,打破外资品牌过去市场垄断的市场格局。以奶瓶产品为例,世喜品牌推出的高端奶瓶多年来稳居电商平台奶瓶品类的销量榜首,以及世喜新生儿奶瓶凭借高标准的安全性能和贴心的人性化设计,不仅在销量上名列前茅,更在天猫等主流平台的热销榜和好评榜上连续多年占据首位,展示了国产奶瓶品牌在该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展现了国产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快速崛起,令人瞩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比亚迪、蔚来和小鹏等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全球市场中表现卓越,其市场份额占比已超过60%。其中,比亚迪更是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创新技术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这些品牌的成功不仅表明了中国制造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也预示着国产品牌在全球市场中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随着国产品牌的逐步崛起,消费者的观念和态度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盲目地追随外资品牌,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实际品质、性能和性价比。根据某知名APP的调研,全行业中我国民族品牌的消费者构成以“90后”和“00后”年轻用户为主,占比高达74%。正是在这样的消费升级和文化自信的推动下,一批国产民族企业迅速崛起,以创新为驱动力,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不断推动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随着国产品牌的强势崛起,部分外资品牌仍试图通过资本运作和不正当竞争手段打压国产品牌,甚至采取了拉踩抹黑的方式来削弱国产品牌的市场地位。这种通过贬低竞争对手以期望挽回市场份额的“拉踩”行为,实则暴露了外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日益衰落的焦虑感和不安。同时,这样的打压手段反而成了国产品牌发展势头强劲、增长势不可挡的有力佐证。
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应建立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以实际价值赢得市场,而不是依赖对竞争对手的不正当打压行为。我们呼吁外资品牌和国产品牌都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竞争方式,通过提升自身产品力和技术水平来争取市场份额,只有在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中,各品牌才能实现可持续的长远发展,消费者也才能享受到更丰富、更优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