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有着历久弥新的魅力,而民族手工艺作为民艺里重要的一朵花,它通过来自生活、来自民族、来自美的追求,在实现社会文明发展的意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复兴,各领域都在积极寻求突破。如何让民族手工艺的发展找到价值重塑的新模式,成为新的思考。“始于艺,兴于业,忠于民”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老爷山非遗工坊提出的全新模式,在创新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01 始于艺
民族手工艺的价值重塑始于技艺的提升、人才队伍的培养、创新的产品能够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艺”的发展是关键第一步。
非遗工坊通过与外部时尚力量创意合作,让绣娘们不断开拓眼界,链接当代审美,激发创意思维,形成共创能力,合作作品登上上海时装周和中法建交60周年巴黎展览等。
非遗工坊通过进行内部顶尖人才选拔与培育,以“创新能力+个性化辅导”的培训方式,建立“非遗工坊+非遗指导站+合作社+绣娘”模式,让专业绣娘下到指导站,进行从零开始的技术培训。三年来,工坊诞生了多位市级青绣技术状元、县级工匠,同时以专带新,通过培训和接单评价,选拔入库专业青绣绣娘100余名,在技艺的提升和人才数量的积累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同时,工坊与东部团队合作后充实了研发能力,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让产品重回当代人的生活现场。如在青绣技法上,加入了盘扣、钉珠等工艺,更符合了当代人的审美喜好;创新开发的婚嫁系列产品也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
通过与东部专业技术团队合作,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市场需要的高附加值产品,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其中,牦牛毛应用技术及产业链的全面贯通是一项具有深厚意义的成果。工坊运用研发的牦牛毛纤维纱线及面料,开展了织绣系列产品开发,将研发成果有效转化为更具市场价值的产品。
始于艺是以当地生活美学为基础,以幸福安定为内核;歌千年、舞万年,方拙无华,高原翠谷为形,诠释乐观通达的人生境界。
02 兴于业
老爷山非遗工坊以创业服务的理念主动融入特色产业发展中,从产业人才培育到推动产业链条中薄弱项目的发展。三年来持之以恒地按照“民族特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的宗旨,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模式下精准开展产业人才培育与项目指导,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市场化运营,打造民艺赋能,创意孵化“大通模式”,实现区域文化力量、文化人才、文化资源、文化氛围的全面创新。
工坊与大通“茶园”—以“农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文化旅游体系、青海大通“树蛙部落”——自然元素与人文情怀文旅特色产业相结合的创新业态,融入非遗产品的展示和销售模式 ,推动了综合性乡村非遗文旅生活空间的发展。有效实现了多层次的产业发展模式与人才培养进行双向匹配。
03 忠于民
民艺源于民间,以“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工坊不断创造社会服务和共同富裕的机会。以艺养民,丰富从业者和爱好者的精神文化生活。用技生存,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大通县其他民艺从业群体,如砂罐,皮影,唐卡等非遗工艺人员提供创业协助;服务重点就业创业群体,深植“马兰花精神”的种子,激发民艺群体内在生发美好生活的力量,持续创新引领项目的发展。
融合民族元素的创新校服设计与大通县藏龙庄村服装工厂合作项目,与各非遗指导站开展技术培训和接单模式等,带动了更多人尤其是当地妇女技艺的提升,实现非遗技艺的品牌化、标准化和可持续发展,拓展大通县民艺从业群体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机会。让从业者在技艺之下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老爷山非遗工坊在乡村可持续建设中探索新模式,它在推动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愿景下,展现了民族特色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持续焕发着新活力,她恰似高原上盛开的马兰花。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