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之交,流感高发。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病毒,特别是以甲型 H1N1 为主的流行毒株,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流感防治工作。在这一关键时刻,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东阳光药 ")作为国内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奥司他韦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凭借其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强大的生产保供体系,成功实现了奥司他韦的国产化,为国民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奥司他韦的国产化背景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 10 亿例流行性感冒病例,中国每年约 8.8 万人死于由流感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奥司他韦作为一种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阻止病毒的体内复制和播散,主要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治疗及预防。
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问世以来,作为治疗及预防流感的首选用药,奥司他韦在全球的流感防治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奥司他韦市场主要依赖进口,这不仅增加了药品成本,也限制了药品的可及性。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东阳光药在国家战略指导下,自 2006 年正式启动了奥司他韦原料药和制剂在国内的本土化生产之路。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东阳光药不仅成功实现了奥司他韦的国产化,还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产品质量和内控标准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
国产化进程与技术突破之路
东阳光药的奥司他韦国产化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研发、从工艺优化到产能扩张的艰难历程。在国家相关部委和单位的组织和指导下,东阳光药采用全新生产技术工艺路线,创建了奥司他韦非叠氮药用合成技术,这一技术避免了传统工艺的弊端,使生产效率和产量大幅提高,同时不产生致突变杂质,确保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在药物剂型方面,东阳光药同样取得了重要突破。考虑到儿童的用药安全需求,东阳光药在 2008 年与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合作,共同开发出奥司他韦的儿童制剂——奥司他韦颗粒制剂,并成功实现产业化落地。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国内儿童流感患病无药可用和不规范用药的长期难题,也为中国儿童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流感治疗药物——可威 ® 颗粒。
巩固国产化成果与产量品控
经过多年的努力,东阳光药的奥司他韦国产化成果斐然。目前,东阳光药已成为全球规模领先的奥司他韦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其生产的奥司他韦制剂品牌 " 可威 " 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 64.8%,成为防治流感的主要药品品牌之一。
在质量控制方面,东阳光药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其生产的奥司他韦药品杂质种类及含量等内控质量标准均高于原研药水平,且在国内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获得了临床医生的普遍认可和广大民众的信赖。
据悉,近期东阳光药还推出了可威 ®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新版本,在口味和防伪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适口性更高,服药体验更好,预计这一全新产品将在春节后全面上市,为广大公众的流感防治保驾护航。
坚守社会责任与市场保供
虽然每年冬春季流感都会规律流行但流行的规模、强度、周期都无法预估。当流感快速暴发时,会出现紧急且庞大的药奥司他韦用药需求,保障供应,成为东阳光药每个流感季的关键词。
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医药企业,东阳光药始终将保障公众健康放在首位。为此,东阳光药建立了完善的生产保供体系,确保在流感高发季节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保障药品供应。面对每年流感季的巨大用药需求,东阳光药积极扩充产能,提升生产效率。
东阳光药总经理蒋均才在接受央视财经频道采访时表示,目前东阳光药的奥司他韦原料药储备充足,颗粒剂拥有专线生产车间,满产产能达 36 亿袋 / 年;胶囊剂在流感爆发季同样专线生产,满产产能达 30 亿粒 / 年。这一庞大的产能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也为国际市场的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流感高发季,东阳光药工厂即可迅速切换到满产状态,实行 " 三班倒 " 不停工生产。这种高效的生产组织和强大的保供能力,确保了奥司他韦药品能够快速、充足地供应到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为流感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保障。
结语
东阳光药在奥司他韦国产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打破了国内奥司他韦市场依赖进口的局面,也提升了国产药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和社会责任践行,东阳光药为国民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展望未来,东阳光药将继续秉承 " 多做好药、回报社会 " 的制药理念,致力于感染、慢病及肿瘤等多种治疗领域的产品开发和创新。同时,东阳光药还将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推广。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东阳光药将为全球流感防治工作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来源 z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