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29日,以“极视听·强赋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于四川成都举办。
3月28日,西嘻影业受邀参加大会主题论坛之一:「内容创作破局力与生长力论坛」。本次论坛聚焦“破局”与“生长”两大关键词,汇聚剧集、综艺、动漫、纪录片、短剧、AI技术等领域的一线操盘手与专家学者,围绕行业的新趋势与新发展,共同探讨内容创作的破局新生。此次论坛分设三场圆桌对话,拆解剧本创作、AI技术应用、长视频价值重构三大行业最迫切的命题,从多视角输出前沿洞察与实践经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冯胜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范洁,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赵景春等受邀出席论坛。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范洁致开幕辞,指出网络文艺创作活力满满,网络视听向“数字生活基座”跃迁,为广大网民提供品质情感陪伴。“创作者要打破题材同质化、套路化的困境,无论长短,不分品类,敢于挑战,大胆创新,持续建立内容的差异性与独特性,推出更多在艺术风格、表现形式上实现突破的优秀作品,开创网络视听行业的内容新格局。”
范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顾问李京盛发表了主旨演讲。基于对网络视听行业变化趋势的观察,他从创新要依靠科技推动、尊重观众的选择以及需要有使命和担当分享了三点创新思考。他认为,创新最终要抵达的目标是让文明更有高度,让价值更有力量,让人性更有光辉。科技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推动力,观众是创新成果的检验者,而创作者才是最终的使命担当者。
李京盛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顾问
西嘻影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晓培受邀参加「内容创作破局力与生长力论坛」,与圆桌嘉宾共同探讨“即时满足时代,长视频如何打造跨周期的生命力”。嘉宾包括,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韩志杰,阿里影业副总裁、敦淇工作室总负责人敦淇,腾讯在线视频副总编辑、《十三邀》总监制李伦,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天晴工作室负责人徐晴,对话由资深影视产业专家吴燕雨主持。
即时满足时代
长视频如何打造跨周期的生命力?
对于“如何看待当前长剧集的不可替代性”,杨晓培表示,与其谈论长剧集的“持久性”或者未来走势,不如先明确如何锚定长剧集的核心,核心即长剧集提供的文化表达和情绪价值上的守正创新。
其次,长剧集的“不可替代”,是长剧集在故事铺陈、叙事节奏、人物塑造等维度上有独特性,要以内容初心在这些方面做扎实,守正创新,就能更好地展现长剧集的不可替代性。
守正是内容的底色,就像刚刚播完的《六姊妹》,底色就是对“家”文化的关照。好的内容在创作的模式和方法论上,都会有一个价值底色的依托,它也是在最终内容输出呈现的有力托举。
如何让用户沉淀下来
让作品和观众之间建立强烈的情感共鸣?
杨晓培表示,作品需要用诚意打动观众。无论是《六姊妹》还是《似锦》,现实题材的创作没有一个万能的方法论,“一剧一创”,在剧本创作过程中,不断向深挖掘,探究每个场景和情节提供的情绪价值,有没有和观众共情的情感联结。
“就像《六姊妹》,后台评论的用户说,没有看够,是因为我们的情感、痛点、喜闻乐道的共情,都表达到位了,所以提供了情感共鸣的内容,观众觉得还不够长,愿意二刷、反复看。”
“真诚的创作态度,体现在西嘻内容的战略布局里,我们有古装匠制、女性情感、时代情怀等内容领域的布局,青春励志、悬疑推理、奇幻未来领域的探索。当进入某一个具体类型时,在创作之初开始,就要不断去问观众是谁,如何建立情感链接,这个思考过程一直贯穿到整个拍摄制作中,不断动态优化调整创作,最重要的还是真情实感的表达。”
长短剧集之争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焦点,留住观众都是要依靠真诚创作的底色。长短内容各有特色,杨晓培表示,“长剧集娓娓道来、细水长流的叙事方式,包含的情感共鸣,情绪价值,给予观众的沉淀思考;茶余饭后,轻松时刻,一个卡段短视频,能让观众会心一笑,也是情感价值的提供。”
影视行业变化和发展不断向前,怀抱热爱拥抱变化,杨晓培表示,西嘻致力于不断为观众提供精品剧集,“无论变与不变,守正创新,稳定输出,创作打动观众的好作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