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iMBA项目以“财经+国际化”为特色,每季度邀请国际组织、国际专家、中外教授、校友嘉宾做客“世界视角·中国力量”年度系列讲座,为学生校友提供最前沿的国际化知识讲座,提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管理能力。
世界视角·中国力量
“世界视角·中国力量”系列讲座第十期与韦伯斯特大学维也纳校区合作,以“环境、能源与技术创新”为主题,探讨中国与欧盟在这些领域的成长与共同目标。
开场,上财iMBA项目授课教师John Van Fleet作为主持人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嘉宾与活动主题,并邀请维也纳校区招生主任 Deidree Dino女士向大家介绍了韦伯斯特大学维也纳校区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欧洲的中心维也纳学习是怎样一种体验。
主题演讲
韦伯斯特大学维也纳校区的Dr. Samuel R. Schubert博士详细地介绍了欧盟的能源政策,分析了欧盟如何通过气候与环境政策推动法规制定,以减少人为排放。他提到,欧盟要求能源体系脱碳,逐步淘汰石油基燃料和煤炭,并计划2035年全面禁止销售新型内燃机汽车、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一政策可追溯至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
Samuel强调,与中国的情况类似,欧盟成员国也面临油气资源有限的挑战,但通过转向替代能源,双方均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下降,而经济仍持续增长。
韦伯斯特大学中国校区兼职教授乔小虎博士探讨了供应链革命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中国如何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引领者。他以小米公司为例,指出小米利用中国成熟的电动车供应链,在短短三年内成功推出电动车;而苹果试图建立高度整合的供应链,耗时10年仍未成功 。乔博士将此归因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国为小米提供了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和高效的基础设施。苹果试图完全自主控制供应链,却面临供应商与合作伙伴短缺的困境,而美国政府支持不足且监管壁垒重重。
乔博士进一步分析,中国政府的支持政策涵盖电动汽车制造商补贴、充电站建设、电池技术研发及消费者购车激励。自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经济特区建设逐步融入全球供应链,并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信)以提升供应链效率。他总结道,政策规划赋予中国出口竞争力、特定产业的专精化能力,以及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这些共同构成了其核心竞争优势。
John Van Fleet教授分析了中国自2005年以来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努力,包括大气排放控制。他重点讨论了《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现代汽车工业发展政策及汽车产业政策,指出政府主导的举措推动了太阳能、风能、电池技术与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崛起。John表示,中国通过减少煤炭使用、增加天然气占比,已成为全球光伏、风电及水电领域的引领者。2013至2021年间,中国空气污染水平显著下降,目前正致力于优化电网系统以适配大规模可再生能源。
John还提到,根据2015年发布的《中国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中国计划到205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这一目标与德国、丹麦等国的长期战略类似,旨在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研究还指出,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8%,其中风电和光伏将成为电力供应的核心;为实现这一目标,需通过技术突破(如储能、智能电网)和制度创新(如碳市场、绿证交易)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
iMBA项目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国际复合型人才。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国际公民养成记,主要包含 “海外留学”、“海外游学”、“海外毕业典礼” 三大模块。韦伯斯特大学将为每一位 iMBAer 提供丰富的国际资源,助力学员在 iMBA 学习过程中,进阶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国际公民。
专家们的分享为我们把握经济脉搏、理解国际合作机遇提供了宝贵洞见。上财iMBA项目将持续带来更多前沿知识讲座,助力大家提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管理能力,敬请期待!
上海财经大学与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的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即上海财经大学iMBA项目,是最早获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学位教育项目之一,该项目创办于1996年,已连续29年招生。每年招生150人,9月正式入学。项目先后获得过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第二届“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评比”中荣获提名表扬,成为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外合作MBA项目之一。
更多内容请查看上海财经大学iMBA官方公众号,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中山北一路369号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4号楼 电话:021-6544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