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着力深化现有试点,积极拓展新的模式,健全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全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政策加码,科技金融迎来战略机遇期
金融监管总局指出,要优化信贷服务。推动建立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门机制,支持银行有序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鼓励探索长周期的科技贷款绩效考核制度。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持续支持“两新”政策实施。
根据国家最新部署,金融监管总局将重点完善科技金融生态,推动银行、保险等机构强化对科技企业的全周期服务,并通过优化监管规则、拓宽资金渠道等举措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加和风险分担工具的推出,为金融机构支持科创企业注入强心剂。政策组合拳的落地,标志着科技金融正从“资源倾斜”迈向“系统化赋能”的新阶段。
数字赋能,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痛点
微众信科依托数字技术构建科技金融专属服务能力。公司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智能风控解决方案(“科企贷”),已服务数十家金融机构,覆盖国有大行、城商行、担保机构等多类型合作伙伴,累计为超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精准响应“让更多企业贷到款、贷好款”的政策目标。
该方案打破了银行传统信贷评价模式,打通了科技型企业缺乏足额抵押物的堵点,缓解科创类中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的现状,破解科技型小微企业信用评价难、融资难等痛点,加速知识产权市场转化、提升无形资产市场价值,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属国内同行首创。
该方案可覆盖两个信贷场景:经营贷+研发贷,以主体信用评价为主,可追加设备和专利作为补充抵质押物。其创新价值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贷款类型和期限的覆盖,支持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经营贷)和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研发贷)。二是通过对“企业所得税数据”的解读和挖掘,评估企业固定资产投入情况和研发费用构成情况。三是通过对企业涉税经营数据的挖掘,交叉核验进行反欺诈的识别以及研发投入科技属性的验证。
征信和风控协同,共建科技金融新生态
一揽子政策中特别提及,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贷款资金,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的征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征信措施,分摊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微众信科作为国家企业征信备案机构和深投控战略控股的国有企业,可与央行、地方政府合作,提供联合担保、信用评估、违约预警等服务,延伸投贷联动、科技保险等场景,打造“征信+金融”生态闭环。
针对“伪科技企业套利”问题,微众信科打造全链条反欺诈屏障,建立五维反欺诈体系:一是工商反欺诈,围绕企业工商变更风险及工商关联风险。二是税务反欺诈,围绕企业纳税数据,提炼异常风险。三是发票反欺诈,围绕企业开票行为、关联交易行为、科技属性采购行为等。四是知识产权反欺诈,识别投入与产出互相矛盾的项目。五是线下反欺诈,围绕企业的虚假身份、多头借贷风险等。
随着一揽子政策的逐步落地,微众信科将以数字科技为支点,助力金融机构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金融动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