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来越多品牌以流量造势、用短暂爆红换取转瞬即逝关注的今天,真正能够穿越周期、抵御风浪的,却总是那些把“品质”刻进骨子里的长期主义者。诞生于1905年的张新发,正是中国本土品牌与时间对话的生动缩影:它见证了商埠变迁、时代更迭,也用一百二十年讲述着什么才是真正的硬核品牌哲学——让历史成为底色,让创新成为动力,让长期主义成为回答时代质疑的唯一标准。
百年积淀,铸就品牌基石
120年前,适逢湘潭以“寄港地”名义实质开埠,烟火气正盛,更以“药不到湘潭不齐”闻名南北。那一年,张雪霖先生在这里开启了张新发的第一间作坊。市井流转间,张家的小作坊以“新发于硎”的锋芒,立下“质为上,惠及乡邻”的家训。此后,张新发穿过清末民初、民国风云,历经公私合营、改革开放,四代传承,一脉守正,家族的手艺和家风一起,流淌在张新发产品的每一道工序。
1956年,品牌经历体制转轨,曾短暂归于集体。80年代复苏,品牌重新回到家族怀抱。2012年,第四代传人张刚强接棒,带领张新发走向现代化——创新、标准、科技赋能,品牌焕发了新生机。一百二十载光阴荏苒,每一代张新发人都在与时间进行深度对话,他们深刻理解着时间赋予张新发最宝贵的资产是,消费者的信任、卓越的品质、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以及持续创新的精神。
长期主义,时间雕刻出的品牌哲学
张新发的百年发展历程,是中国民族品牌与时间博弈的缩影。真正能成为时代标杆的品牌,从来不是昙花一现的流量明星,而是那些能与岁月为友、不惧与市场反复较量、敢于坚守长期主义的硬核典范。回望中国品牌史,张裕、稻香村、同仁堂……这些品牌之所以百年不衰,秘诀不外乎两点:一是对极致品质的死磕,二是对创新的持续追求。百年坚守,靠的是工艺、是口碑、是价值观的代代传递。
张裕自清末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酿酒技艺的传承创新,百年如一日,初心不改;稻香村自乾隆年间起步,在产品工艺上不断精益求精,最终成为中华传统糕点的杰出代表;同仁堂三百余年“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坚守,让“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成为医药行业的不朽佳话。
张新发的品牌哲学,同样如此。“质为上,惠及乡邻”的家训早已深植企业文化。无论原料遴选,还是工艺流程,张新发始终以品质为本。每一道工序、每一次创新,都是对百年前手艺的致敬,也是对消费者的郑重承诺。
创新为翼,传统焕新生
历史积淀并不能成为老字号品牌的唯一护城河。与时俱进、主动求变,才是老字号品牌能成功穿越不同发展周期的真本事。
2002年张新发率先成立市级产品技术研究所;2020年又与中国热科院合作建立国字号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产品研发与工艺升级,并联合江南大学共同组建加工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2024年推出“不添加防腐剂”新品,以极致工艺和创新,成为行业首家实现该技术突破的品牌,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一边是对传统技艺的极致坚守,一边是对创新技术的持续投入——张新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百年品牌的底气与活力。
百年品牌的意义,从来不局限于一家企业的荣光,更关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于“好产品”的集体记忆。张新发的120年,是一个关于时间、信任与坚守的故事,也是中国本土品牌自强图新的鲜活见证。在这个所有人都在谈创新、追风口的时代,那些历经风雨,仍初心不改的老字号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百年品牌不只是市场的游戏规则,更是一种用心回馈消费者的宝贵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