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疫情以来,作为最重要的新冠肺炎诊断工具之一,CT成为各级医疗机构配置的重点,并成为发热门诊的标配。
2022年12月29日开始,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力推进第二轮扩容增能,坚持“早发现、早治疗、早分流”,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底救治功能。根据上海发布,目前上海全市共有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CT,春节前有望增加到45家,将进一步方便居民就近影像检查,让居民社区就诊更安心。
面向疫情防控、基层救治能力扩容,联影医疗“新冠疫情科技公卫整体解决方案”正在支援上海社区一线,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新冠救治服务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医院增配的CT均为联影医疗产品。
联影医疗智能天眼CT在上海市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
据了解,联影医疗智能天眼CT搭载业内首创的AI全智能导航系统,具备环境感知系统,可动态追踪移动患者,无需技师进入扫描间即可进行精准摆位,“聪明”的智能设备会自动识别患者的身体部位,自动完成摆位、扫描等流程,真正意义实现医生与患者零接触全流程成像,大幅提高扫描效率、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并配置u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可自动标记病灶,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助力基层医院进行患者分诊,加速重症患者向上级转诊等流程。
此外,依托联影云平台,上海嘉定-联影区域影像中心作为上下级医院的一种影像协同工作模式同样应用其中。社区患者通过在社区医院问诊拍片后,会由社区医院通过联影医疗远程诊断平台将影像上传至上级医院,经上级医院诊断后,正常情况下患者20分钟内就能拿到自己的诊断报告,碰到疑难杂症社会医院会对患者进行转诊或由上级医院继续发往瑞金北院进行远程会诊。通过此模式,社区医院无需配置诊断医生,节省了社区医院开支。上海嘉定-联影区域影像中心作为联影医疗最早落地、运营最成熟的分级诊疗项目,以南翔医院,安亭医院,中心医院,江桥医院为中心,连接区内18家社区医院、4家二级医院与1家三甲医院,服务全区160万常住居民。
根据沙利文研究显示,新冠肺炎之外,在中国城镇与农村疾病死亡构成中,排名前四位的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CT在心脏及大血管的疾病检查中,应用广泛,同时高分辨率CT对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具有优越性,诊断价值高,高度老龄化与患病人数增加同样导致了对CT检查的需求增加。然而CT目前在基层的应用存在严重供需失衡。
在湖北枝江,为夯实湖北省脑卒中防治网络,枝江市引进了联影医疗数智一体化卒中诊疗方案,6个乡镇均具备基本的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能力,近一年来已拯救了26条生命,减轻了患者“因病返贫,因病致残”带来的沉重负担,为全国卒中防治体系建设带来范例和参考。
在疫情期间,联影医疗智能天眼CT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影医疗与枝江市医共体共同打造区域影像中心,枝江市6家乡镇卫生院均安装联影医疗智能天眼CT。随着全国疫情感染高峰的来临,各乡镇卫生院日均检查量由原先的10-20例暴增至100例+。
联影医疗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表示,伴随分级诊疗的深化,基层医疗建设投入逐步加大,但真正破解基层医疗难题,不仅需要将硬件沉下去,补齐基层医疗机构影像设备短板,比如CT、MR的配置,更需要将AI、5G、云平台等新技术沉下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公司将通过新冠疫情科技公卫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医疗资源合理分布和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