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是多周期运行的叠加,而人性往往是线性预期,通过产业深度研究分离出底层斜率和阶段性扰动,寻找短期景气和长期趋势向上的共振点所诞生的大级别机会。”
昱,作为名词是“日光”的意思,用作动词指“照耀”,所谓“日以昱乎昼,月以昱乎夜”。嘉实基金先锋成长战队基金经理熊昱洲人如其名,就是一位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的“追光者”。
熊昱洲是嘉实基金自主培养的新生代基金经理代表,自2015年加入嘉实以来,熊昱洲走出了一条典型的“由研入投”成长路径。从新能源行业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助理,再到独当一面的基金经理,不管市场如何波动调整,熊昱洲始终积极投入产业链深度研究,向阳而生,逐光而行,重点挖掘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等新兴产业趋势下的重大投资机遇。
研精究微,中长期视角审核产业链投资机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以“深度的基本面研究驱动”见长的基金公司,嘉实基金深知深度研究的力量,要求投研人员要成为有影响力的行业专家,用产业投资者眼光去看待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深厚的研究背景是嘉实基金经理的共同特色,熊昱洲身上也体现了很深的产业研究烙印。
从业履历显示,熊昱洲系上海交大金融硕士,本科为物理竞赛保送至中国科大,拥有复合背景。在担任基金经理之前,坐了近6年“研究板凳”。2015年7月加入嘉实基金研究部,从事行业研究工作,负责制造业方向,尤其关注汽车电动智能化等,研究员期间表现突出,曾领先挖掘包括零部件、新材料等多只产业链优秀标的;2021年1月底首任基金经理,配合嘉实基金股票投研CIO姚志鹏,共同管理嘉实新能源新材料。目前还管理着嘉实新优选(2021年8月26日起)、嘉实产业先锋(2022年7月13日起)。正在发行的嘉实全球创新龙头股票型基金(QDII)也拟由熊昱洲担当基金经理。
多年对新能源产业的研精覃思,让熊昱洲对板块上中下游公司如数家珍,更能以长期视角和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产业链细分结构性机会。
“首先,上游环节资源禀赋确实是有价值的,但暴利会吸引大量资本涌入,中长期看都将均值回归;其次,我国新能源产业链中游的任何环节,放到全球市场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绝大部分中游的龙头公司经历了2017到2019年的行业大洗牌后能存活到现在,说明它本身很强的竞争力。最后,下游领域是能够诞生真正大市值企业的领域,但未来大赢家是谁,需要我们的持续跟踪,部分企业已有王者之像。比如下游整车,特别是高价位段站稳的整车,随着新车型和销量不断放大,硬件端销量进一步上台阶,包括软件端有可能会有一些生态变现的机会,未来机会是比较大的。”
方位感比方向感更重要,方位底部寻找向上资产
“在投资中,方位感重于方向感,拉长到半年或者一年之后,方位感就会是决定性力量。”熊昱洲坦言:“市场上很多人或者很多交易,短期行为会集中在所谓的方向上,关注短期的景气度和业绩。但是我们一直以来最关注的是方位,所处趋势位置如何,大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
在熊昱洲看来,事物是多周期运行的叠加,而人性往往是线性预期,本质与表象的背离时常发生,如果能够沉到产业中,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打通,通过产业深入研究分离出底层斜率和阶段性扰动,往往能够在短期景气和长期趋势向上的共振点,寻找共振双击所诞生的大级别机会。简而言之,熊昱洲建议,不要试图去预测市场的短期走势,而是需要清楚在什么样的位置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景气下行是个‘照妖镜’。若在景气底部低谷低迷的状态之下,结合长期趋势向上的判断,应该做的是去相应承担更多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收益,也就是说更积极、更进取,我们有望利用短周期景气底部去筛选出优秀的公司,往往会有较好的阿尔法、贝塔双击的投资机会。”
随着通胀压力的逐步回落,且美联储加息放缓已成定局;即使节奏或有反复,但目前位置已经展现较强性价比优势,很多全球智能汽车标的估值都到了其历史区间下限,熊昱洲认为,全球成长资产和中国资产的重估仅仅是序幕,离真正的重估结束还为时尚早。其次,虽然国内新能源车单月渗透率快速向上,到30%左右状态,但看全球渗透率只有12%左右。按照历史经验有望迎来全球的全面普及,仅算渗透率到达70%的过程中就有望带来硬件3-5倍上行机会和机遇。第三,整个汽车行业格局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未来可能会看到硬件盈利,从传统豪华到头部高端新势力转移的过程,且幅度不可低估。除了乘用车,在传统工程机械和商用车领域,电动化趋势也远程预期,包括重型卡车等电动化领域所蕴含的市场空间也尚未被完全计价。最后,从方位感看,智能汽车有望复制智能手机领域的生态变现,全新的生态探索仍在萌芽期,且未完全定价,这种情况下,软件变现也孕育着超10倍的投资机遇。
在团队产业研究过程之中,熊昱洲介绍,一些行业和产业有些关键环节已经发生了一些非常重大的变化,但是大量的标的并未在过去A股基金和沪港通基金可投资的范围之中,像在当前本轮智能汽车浪潮的龙头企业,无论是终端汽车厂商,还是硬件制造商,分别在不同市场上市。这样具备显著竞争优势的企业,通过像嘉实全球创新龙头这样的QDII产品有望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嘉实希望从全球视角去布局智能汽车浪潮中各环节领先的龙头公司和关键枢纽环节。
相信均值回归,看好新能源产业链中下游
谈及对产业链上中下游细分板块的配置思路,熊昱洲始终相信均值会回归。“从大的方位来讲,对于上游,一个行业如果价格上涨非常多之后,大概率要有回归,因为必然引发新的供给切入,使得行业慢慢回到合理的盈利能力水平。”展望2023年,虽然碳酸锂未必能跌的下去,核心逻辑是今年对全球电动车的销量可能市场上仍有明显的低估预期,但上游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最终有一天掉下去,股票是对长期做定价,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单位盈利去做定价。
整体而言,熊昱洲认为,最大的创新点和最终利润的获得者集中在中游和下游这些代表创新的方向,所以嘉实全球创新龙头未来预计有大量的仓位配置在中下游龙头企业,特别是那些已经展现出软件基因、生态基因的企业。下游整车要结合产品的销量爆发力,对应带来收入和利润的爆发,需要仔细挑选个股机遇。中游环节可能也要走分化,如季报显示,中游龙头公司相对于其他龙2、龙3公司展现明显超额利润,相信这些方向估值的重构相对也可能更具有确定性。
2011年,还在学校的熊昱洲作为“发烧友”就成为安卓手机系统开源论坛的前几名会员,见证了智能手机的波澜壮阔十年。“现在的汽车产业电动智能化新黄金十年、全球智能汽车产业链成长机遇,就如同当初的智能手机一样,让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