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在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由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淡蓝公益专项基金、蓝城兄弟主办的第十届“青春零艾滋”活动在北京举办。活动围绕2023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展开,防艾领域知名人士、机构以及爱心伙伴出席活动,共同开展针对青年人群的艾滋病防治公益行动。
活动现场,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秘书长刘小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吕繁、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编辑部主任、中艾协项目一部主任张广,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华代表康嘉婷,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办公室代表郑雯琳,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秘书长周红玲,蓝城兄弟副总裁李响等机构、企业、社会公益组织的领导嘉宾,对当前背景下青年艾滋病防治的议题进行了分享与讨论。
一、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今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有3900万艾滋病感染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人数从2010年的770万增加到2022年的2980万,增加近四倍;2010年至2022年新发艾滋病感染儿童人数减少了58%,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低数字。不过,艾滋病防控仍面临重要挑战:2022年,艾滋病每分钟夺走一条生命;大约920万人未获治疗,其中包括66万名艾滋病感染儿童。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秘书长刘小平在致辞中强调了“青春零艾滋”活动的重要价值,他指出,目前全球艾滋病防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和死亡率呈现双下降趋势,这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刘小平表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也是艾滋病防治重点关注人群之一。‘青春零艾滋’将继续聚焦青年人群,开展艾滋病相关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淡蓝公益专项基金的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参与艾滋病预防的公益事业,为构建更健康和谐的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吕繁分享了下一阶段的艾滋病防治策略。他提到:“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至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绩。接下来艾滋病防治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精准防治阶段。我们需要从多学科、多机构、多领域的角度不断完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水平。”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代表康嘉婷从国际合作的角度谈到了防治艾滋病的全球意义:“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流行病,我们必须克服各种困难,致力于消灭艾滋病。只有让社区和民间社会组织在防治艾滋病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才能实现‘零艾滋’的目标,取得最终的胜利。”
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办公室代表郑雯琳在致辞中强调了社会组织在防艾工作中的关键性。郑雯琳表示:“截至2023年,防艾基金已支持了近千个社会组织,实施了5700多个项目,在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在高危人群动员检测工作中促进了HIV感染者的发现;社会组织新发现的HIV感染者转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逐年上升,显著提高了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成效。”她强调,社会组织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升防治效果,为终结艾滋病不断努力。
淡蓝公益发起方——蓝城兄弟副总裁李响在演讲中指出,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力量参与艾滋病防治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淡蓝公益坚持紧跟互联网科技步伐,在各合作机构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持续探索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AI等最新技术应用于艾滋病防控,以创新预防干预策略,覆盖更多的青年人群,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9年,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淡蓝公益专项基金成立,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淡蓝公益平台,用于支持社会公益机构在青年人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干预策略和防艾科研工作,提高青年人群健康意识,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创新艾滋病性病的防控措施。
二、引入科研力量,深挖社群特质
活动现场还邀请到中国疾控艾防中心张大鹏博士、北京协和医学院苏小游教授、南开大学张敏英教授等与淡蓝公益长期开展合作的科研机构代表,共同讨论学术研究与目标人群的深度结合。
张大鹏博士详细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关注了暴露后预防(PEP)的实际应用情况,“超过60%的参与者在发生较低风险暴露的情况下使用了PEP,这表明人们对于防护措施的认知逐渐提高。而且,超过三分之二的PEP用户在24小时内及时使用了药物,这对于PEP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过去几年里与淡蓝公益持续合作,苏小游教授表示,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Blued开展了针对中小城市的随机对照干预研究,验证了IMB行为改变理论的有效性。他认为,不仅限于HIV,只要是与目标人群健康相关的议题,其实都可以依托Blued平台开展探索合作,“最近我们正在讨论重点人群关注的HPV问题,希望在这方面开展更多研究。”
近几年,南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敏英教授与淡蓝公益合作开展重点人群HIV新发感染率的研究,张敏英提到:“我们依托Blued,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且具有很高性价比的开放式队列运作模式。”以重点人群暴露后预防为例,张敏英表示,如果没有Blued平台,他们很难接触到这么多使用者,更不可能完成500多人的调查,也就没有机会深入掌握人群使用的数据。而淡蓝公益对目标人群的了解也让问卷设计更符合人群的特征,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大家关心的核心问题。
三、互联网+社区,抗艾全力以赴
在活动的“互联网+社区,抗艾全力以赴”环节,多家协会、社会公益组织、企业的代表分享了各自机构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开展艾防工作的情况和意义。淡蓝公益执行主任陈子煌分享了淡蓝公益平台的运营情况,他提到,平台目前已有284个认证账号。2016年~2023年,淡蓝公益平台认证机构已开设306个线上检测室,HIV检测咨询超13万人次。通过淡蓝公益平台线上预约线下检测的模式,淡蓝公益建立了开放队列,探索研究重点人群新发感染。此外,淡蓝公益还启动了“微光计划”,面向全国艾滋病防治公益组织,提供赋能培训服务。
男性健康平台荷尔健康负责人薛珲则强调了科技互联网在传播健康知识和推动防艾工作中的作用。据悉,荷尔健康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医院、药企、互联网企业等资源,提供“传染病健康咨询与知识科普、预防干预与控制、合法药物可及性渠道”等新型健康信息服务,已与国家各级专业疾病防控机构、医疗机构、专业学会及协会、国内外高等院校等建立了广泛且深入的公益和科研工作。
谈及“社区防艾工作还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多家协会与社会公益组织的代表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北京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福燕认为,互联网新技术在商业领域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应用,但在公益领域还显得稚嫩,这也导致目标人群很难将公益宣传与商业营销区分开来,从而阻碍了部分有需求的人使用HIV自检等艾滋病防治服务。厦门市彩虹艾滋病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苏明礼则认为,互联网新科技的应用需要不小的投入,但目前艾滋病防治项目都还是以服务为主,缺少对互联网新技术探索的支持。
回顾整场活动,与会领导嘉宾对当前背景下青年艾滋病防治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讨论。他们一致认为,青年人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群体,需要凝聚和发挥社会各界、科研以及互联网平台的力量,传播正确的防艾知识,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青春零艾滋”的目标,为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是淡蓝公益专项基金连续第十年举办“青春零艾滋”系列活动,旨在面向青年人群开展防艾公益宣传,以科技赋能公益力量。活动最后,蓝城兄弟副总裁李响呼吁更多企业参与到艾滋病防治的公益事业中来,“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有责任也有义务参与到艾滋病防治中。未来,淡蓝公益将持续创新发挥互联网平台力量,为HIV防治公益创造更多的场景和可能,为2030年终结艾滋病大流行的目标作出更多努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