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伴随老年人触网规模的增长,人们对老年人沉迷网络、上当受骗的担忧不断增多。老年人的网络世界真的像年轻人以为的那样吗?1月25日,谈话类节目《DOU来聊聊》第二期上线。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彭华茂在节目中亮相,针对年轻人吐槽父母用网的一些问题,结合具体案例和调研数据,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老年人上网的真实情况,并呼吁对老年人触网“多些关心,少些偏见”。
节目中,彭教授首先分享了老年人触网的诸多习惯特点。根据《老年人情感关怀与短视频使用价值研究报告》,老年人最常看的内容TOP5依次是亲友动态、时事新闻、知识科普、生活小技巧、健康养生类型。她表示,老年人善于合拍视频、分享生活,同时积极使用大拇指点赞、送玫瑰花的互动方式,将线下多赞扬少批评的社交礼仪带到线上。
彭教授在节目列举了一系列老年人使用网络的案例。创作者@武姥姥 有着超过70万粉丝,她在网上分享生活,和网友积极互动,每一条私信都一一回复;一位92岁的“硬核爷爷”通过智能手机充缴费、晒书法、获取知识走红;还有网友记录自己奶奶用语音打字和网友互动,“老姐姐唱歌真好听”“祝你青春永不老”等长串留言顷刻发出,比年轻人还熟练。
“我理解大家对父母用手机的担忧,但海量的研究发现,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有助于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彭教授在节目中说。对于网上流传的一些老年人土味审美视频,她认为,审美具有主观性且随时代变化,不应以年轻人的标准衡量老年人的审美品味,代际之间要加强尊重和理解。而面对老年人沉迷网络问题,彭教授表示,大部分老年人触网时间在每天1-4个小时,远低于年轻人的手机使用时间。同时,老年人对金钱较为警惕,加上近年来反诈信息的广泛传播,反诈意识可能比年轻人都强。
“当然,完全不管也不太现实”,彭教授说,老年人在使用互联网时,确实会遇到一些困难,包括操作上、辨别信息等方面。那么子女该如何应对父母上网?很多人在生活中容易对老年人触网不耐烦,采用“为了你好”等强势处理方式干预,彭教授认为,老年人作为“非网络原住民”,网络素养相对较低,年轻人应主动关注并尊重老年人的用网习惯,帮助其解决触网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积极沟通疏导,远比埋怨有效。
彭教授呼吁,全社会对于老年人触网,应抱有积极观念,相信和鼓励老年人大胆尝试,不应嘲笑讥讽和过度玩梗,不要将网络预设为一个处处让老年人受困受骗的荆棘之地。老年人本身也应摆正心态,持续提升自身网络素养,愿意倾听亲友建议,遇到问题要善于向亲友和社会求助。
此外,彭教授强调,帮助老年人健康触网也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的努力。不久前,抖音平台全面升级了“老年人权益保护专项”治理,重点打击冒充名人、土味儿情话诱导、利用老年人卖惨博流量、领收益骗互动等面向老年人的违规行为,为老年人营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据悉,谈话类节目《DOU来聊聊》于2024年初上线,旨在邀请社会、经济、历史、教育、心理等各领域专家学者及有影响力的创作者,对争议性社会话题及互联网平台治理进行解读。首期节目中,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就古代及网络不实信息现象进行了梳理。未来,该节目还将邀请更多嘉宾,畅谈更多互联网治理话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