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口腔医学“一生悬命”

2024-03-26 14:51:47     来源:

4月中旬的北京,春风微冽,繁花正盛。第一次见到潘巨利教授是在一个明媚的春日午后,他迎面走来步伐矫健,周身散发出春天般的热情与昂扬气息。或许正是这份由衷的热情,让他在口腔医学道路上乐此不疲地上下求索,过去40年如此,未来更如此。

潘巨利

瑞尔集团专家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瑞尔齿科华北区总院长

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日本昭和大学博士

国际口腔种植牙学会(ITI)专家组成员

泛亚面部整形外科学会(PAAFPRS)中国区副主席

北京口腔医学会种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从医一个机缘巧合

1977年,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重新恢复。潘巨利教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但最终走上口腔医学这条路,潘教授说:“还是一个机缘巧合”。

高考那年,是潘教授在黑龙江建设兵团做知青的第4年。“当时的工作很辛苦,没有时间去考虑将来学什么。”或许受那个年代潜移默化的影响,理工科院校成为潘教授的首选。然而,高考成绩出来后,成绩优异的他却并没有如期拿到录取通知书。直至邻近开学的前几天,录取通知书终于到了,录取他的却是医学院校中的口腔专业。

在入学后的体检中,潘教授才得知自己被口腔医学专业录取的真正原因。由于此前长期待在牧业连队,于是,在高考前的体检中,他被检出布氏杆菌弱阳性,并因此被报考的工科院校认为携带传染病而落档。但其实布氏杆菌在医学院校看来并不是什么健康问题(入学后再次复查结果已转阴)。所以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当时冷门的医学院校口腔专业从落档的档案中挑中,最终成为一名口腔医学生。

没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畅快与得意,学医于潘教授而言一开始近乎不得已的“被迫”。就像是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他因人们对医学的无知和偏见而落档,也因医学的包容与科学而及第。

看似机缘巧合,其实一切都有迹可循。1977年的高考,有570万人参加,最终录取率不足5%,潘教授恰恰是那金字塔尖的5%,而且是在体检结果不被认可的情况下,志愿落档后又被重新录取,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之骄子。而当时的学习环境可想而知,黑龙江的冬天泼水成冰,气候恶劣条件艰苦。作为副连长的他,日常还要管理数百人,处理连队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但他仍凭借惊人的毅力,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才把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牢牢攥在了手中。

对于这4年的知青生活,潘教授如今回忆起来,一切仿佛还历历在目。“我感谢那段艰苦的岁月,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珍视每一次机会,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一直努力,永远向上。”

求知病人的笑容孜孜以求

对口腔医学专业真正萌生热爱,是在潘教授大学毕业,成为一名真正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之后才开始的。一开始,对口腔医学专业完全不了解,热爱便也谈不上。但真正从医成为一名医生之后,“每一次我能去给病人解决颌面部疾病带来的病痛时,你看到病人那种笑容,作为医生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这种职业的自豪感也成了他在颌面外科与口腔医学道路上孜孜以求的源动力。

对潘教授而言,那一袭白衣,是刻在心底的善良,更是扛在肩上的责任。因此,本科、硕士毕业后,他又因优异的表现获得公费去日本留学读博的机会

1993年起,潘教授开始了5年的留学生涯。这5年时间,对他的影响也足够深远。可以说,在口腔医学领域能够取得今日之成就,这5年留学时光是一个转折点。“出国留学要学到东西,不仅是拿到学位,学到技术,还有更大的收获是日本人的那种钻研,那种努力,那种‘一生悬命’的态度于我而言受益匪浅。”

读博本就是件十分辛苦之事。当时难倒潘教授的尚不是专业部分,而是英语。在此之前,潘教授主修的外语是日语,他的日语水平很高,但到了日本之后却发现,考试要考英语,而且是用日语去考英语。所以,他不得不“用日语去学英语”,在母语环境下学好英语尚且不易,用日语去学英语的难度更是增加了数倍。即便是日本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顺利毕业,英语考试也常需要数年时间才能通过,潘教授一个“外国人”却仅用了3年时间便成功通过英语考试,最终顺利拿到博士学位。

而他付出的努力是,无论别人是在玩乐,在打工赚钱,还是在吃饭睡觉,他都坐在榻榻米上“用日语学英语”。“我真的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他再次提到一个词——“珍惜”。因为格外珍惜,所以分外努力。而越努力,便越幸运。归国后,凭借精湛的专业技术及前沿的医学理论,他很快被破格提升为副主任医师和副教授,又过了短短三年时间,便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主任医师和教授职称。通常情况下,从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5~6年是大多数人所需要的花费的时间。

潘教授的每一次破格晋升,是他在与时间赛跑,在为病人的笑容拼命奔跑,也是在为追平我国口腔种植医学事业与国际差距实现的一次次“跃进”。

探索骨缺损修复与骨移植技术的开拓

1998年,潘教授顺利学成归国,由此成为国内较早一批掌握先进口腔种植技术和拥有前沿种植理念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他所钟爱的口腔医学事业也因此被拓宽,在临床、科研及教学方面不断取得创新与突破。

回国后,潘教授将种植技术进行了临床应用,并且与颌面外科相结合,主刀完成了国内首例腓骨折叠即刻种植病例。在国内发表了第一篇关于腓骨折叠即刻种植的文章,为国内其他医生提供了自体骨移植与种植修复结合方面宝贵的临床经验。

除了将国外先进种植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临床工作,潘教授在骨缺损修复方面的研究也从未止步——骨膜自发成骨技术是他研究多年的科研课题。利用钛板固定两侧骨断端,完整保留缺损区颊舌侧的骨膜并将其严密缝合形成一封套层,可以修复下颌骨较大范围节段性骨缺损。该技术的优势在于,修复骨节缺损时,无需进行骨移植,而是借助生物相容性极好的钛金属和骨膜本身良好的成骨能力,实现断骨的连接。于病人而言,不仅花费更少,也不会因为自体骨移植而影响身体的其他正常功能。

在科研和临床的道路上,潘教授的探索仍在继续。一直以来,他都以行动和成绩生动诠释着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务工作者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而敢为人先,需要妙手回春的医术,更需要直面风险的勇气。“因为太喜欢这份事业了,所以有追求。”也正因为有追求,潘教授才能不断有所成就。

一生悬命:临床、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

有人说,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潘教授把生命中的40余年都献给了口腔医学事业,不仅完成了大量颌面外科及种植临床病例,包括一些国内首创的术式及罕见疾病的治疗,同时还在口腔领域不断进行科研攻关,迄今为止发表论文百余篇,更有数十篇发表在SCI核心期刊上,他正在用科学方法总结临床经验并最终指导临床工作,从而使临床工作更加严谨与科学。

“医学就是你要不断去总结经验,任何一个医生都是这样的。当你想给病人最好的服务和诊疗方案,你就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科技的进步实在太快了,每一个科学的治疗方案都凝聚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反过来,大量的临床工作也能去反复验证科研成果,提供科研创新的实践基础。因此,即便已经到了可以含饴弄孙,乐享天伦的年纪,潘教授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活跃在临床一线,还有大量年轻医生带教,研究生、博士生培养工作。而在实习医生带教上,他也秉承着像做临床和科研那样的严谨态度,不断思考,总结方法,以期更好达到口腔医疗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今,他培养的大量学生已经成为所在医院口腔科的“中坚力量”,其中不乏全国知名三甲医院口腔科。

在2020年初,当大家都因疫情无法恢复正常工作而宅在家里时,潘教授一刻也没有闲着。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从早晨9点到晚上9点都在读书,学习,查阅国外论文文献。而每次读一遍文献,潘教授都会受到莫名的触动。“平时工作太忙,有时候遇到的问题可能来不及去钻研处理,现在正好可以带着问题去查资料,去学习,这是一种兴趣,也是种乐趣。”

在低头走路的同时,潘教授也不忘仰望星空。对我国口腔医学事业未来的发展,他表示,尽管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还不强,因此呼吁国家对百姓的口腔口腔医疗保健工作更加重视,以提升国民的全身健康。与此同时,伴随未来人们对口腔医疗保健的重视,就诊病人越来越多,未来口腔医生的诊疗量也会大幅提升,希望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在不影响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口腔医学生的招生人数,以提升我国口腔医疗系统的人才队伍培养。而具体到当下,口腔数字化技术正在走进口腔医学各个学科,未来也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引领口腔医学发展,因此作为口腔人要拥抱数字化技术,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实现精准治疗。

师者:前提都要心地善良

“成为一名好医生,前提就是要心地善良。”这是潘教授由衷的仁心彰显,也成为他做导师时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学的附属医院,每年都要带学生,我对学生的评价,就看他在平时接诊过程中对病人的态度,看他的热心程度,负责程度。如果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一定会极力为病人着想,我就认为这是一位未来的好医生苗子。”

“尊重患者敬佑生命,全身心付出,为病人的口腔健康、全身健康护航就是我的信念。”因为心怀这份伟大的信念,他可以年近古稀依然奋斗在临床一线,每年完成上千颗种植牙,而这数千颗病例中更不乏那些情况复杂,多次求医无门的患者。因为信念,因为热爱,更因为善良,他从不拒绝患者,不断为缺牙患者带去希望与光明。为了做好手术,他戒掉烟酒,坚持每天运动,以保证手的稳定性。在显微镜下,1毫米的血管,潘教授可以缝6针,而这若是手不稳,必然无法做到。

同时,作为教书育人的师者,在潘教授看来,善良同样必不可少。“你要是一个善良的人,你才能够把你宝贵的东西毫无保留传授给学生。”医生的积累和经验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医疗圈中,“传帮带”的传统一直存在。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要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自然需要有不断的传承。“高年资的医生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把经验传给年轻医生,这种传承才能够更好的为更多病人去服务。”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潘教授的指导下,他的团队多次在国内最有影响力口腔种植BITC大奖赛中获奖一二三等奖,其中于2014年获得全国总决赛金奖。此外,他带教的学生在一项科研项目获得2014中华口腔医学会新星讲坛-口腔新秀专场一等奖。

如今,即便从公立医院出走,他也依然在燃烧自己,照亮年轻医生。

尾声:

本身过硬的医疗技术,仁爱负责的职业操守,让潘教授在业界享有很高声望。想要邀请他加入的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更是不胜枚举。但他最终选择与瑞尔同行。

潘教授谈到了加入瑞尔的初衷。“邹先生说过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瑞尔对医生的管理,不是在‘管’,而是在‘帮’,我们在帮助医生解决困难,达到医生需要追求的那种目标。这种稳扎稳打,尊重医疗的理念,让我认为在这里工作可以继续做我喜欢的医疗,我喜欢的科研和教学。所以未来,我想带领瑞尔的年轻医生去做科研,做专利项目,做医生培训,如此营造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让民营口腔医疗也可以在医教研相互促进下,健康稳步发展。同时,我也会带领并指导瑞尔的年轻医生多参与口腔行业国家级的赛事,去展示瑞尔的综合实力和风采。”

说完这番话后,潘教授匆匆赶往病例研讨会现场。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们似乎望见了瑞尔更美好的明天。

 

标签:

猜你喜欢

灿谷公布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全年总收入17.02亿元
杉杉股份的“泼天富贵”来了!新质生产力刷屏!
国货白兰地黑马 “香炸”第110届全国糖酒会
第53届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上圣奥有大动作,邀您共同见证
赢家时尚2023全年纯利升近120% 品牌影响力提升 落实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轻奢品牌管理集团愿景
欢乐家: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6.85% 全国化网点渠道建设提速
无界生态 创变未来!迎启 Doo Group 十周年 ─ 香港站盛典圆满成功
“拼字当头勇争先”强脑科技在脑机融合技术上不断突破:一只仿生手的“进化”
上汽大众途昂X(Teramont X)2024款,值得关注的全尺寸豪华大5座SUV
英才如潮涌 共绘暖城图丨鄂尔多斯“暖城之邀”西安行圆满收官
EZZ新品细胞焕能片重磅发售,打造殿堂级高端抗衰体验
太子乐北纬乐儿:春日育儿新视野,科学强化吸收力
锦波生物携手分众传媒率先抢占线下流量 进阶行业“先行者”
悉尼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参访高顿教育
奏响文明实践新乐章 千尺学堂受邀参加六里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推动日活动
首批5A | 利亚德荣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A级认证
分享专业运营知识 讲真《短视频剪辑实战训练营》为小白运营者保驾护航
欧度男装,用爱与专业搭配守护您生命中每一个重要时刻
官宣!仰韶彩陶坊酒连续十一年荣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供奉用酒!
刷新纪录!阿尔法蛋词典笔卖爆:全网销量500万+,200万+真实反馈
中多建交20周年庆祝酒会暨多米尼克投资移民项目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赋能 · 聚势 · 发展丨2024年方太春季经销商加盟交流会圆满落幕
智建中国汽车出口新生态 2024中国汽车进出口高峰论坛正式开幕
上汽大众途观L (Tiguan L)Pro谍照曝光,新增副驾娱乐屏,科技化十足
高山科学经典收官,让科学成为一种文化
新能源ETF(516160.SH)涨0.82%,璞泰来涨4.77%
金徽股份谱写矿业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上市两年累积分红将超11亿元
超万件国内外油气尖端设备集体亮相 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3月25日开幕
挥别口音,勇敢表达 遍知教育配音的学习感受
瑞尔特联合李雪琴大胆整活:懂智能马桶,也懂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