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内部评定由荣宝斋美术馆馆长洪大亮及中国书画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柴宝亭与著名书画家井灏先生进行会谈。本次讨论会的主角,井灏老师是当代敦煌画派领军人、古文字研究院院士、敦煌莫高窟壁画修复学者、中国书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是集馆藏古画修复、历史研究、艺术创作、艺术品评估、艺术教学融一身的当代书画艺术国之巨匠,在业内享有盛名。
井灏先生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曾长期在甘肃敦煌研究院工作。共修复了2000多平方米壁画、100多身塑像。后转任古文字研究院任职多年,累计复原了170多个涵盖甲骨文、金文、大篆、石鼓文、小篆等古文字符。填补了中国文字历史发展的空缺,为我国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国家授予艺术最高奖项—艺术终身成就奖。他的作品集禅意人物画与古文字造像书为代表,集金石传拓、篆刻为一体,风格多样,变化万千,具有高度的艺术学术价值。在我国一线艺术品收藏单位荣宝斋、保利、一得阁、中国美术馆馆展览并馆藏,作品在国际代表国家文化获奖无数。
本次参与井灏老师作品抵押贷款的银行包括了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各主要的大型银行都开始尝试艺术品抵押贷款业务。由于艺术品抵押贷款风险巨大,贷款利息是银行利率的4倍以上,玉器和杂件,一般以评估价的60%. 银行开展艺术品质押业务,一方面通过市场化途径,规避了鉴定及估价问题;另一方面投资者可获得艺术品质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本息收入,也改变了艺术品一贯变现难的问题。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昌盛,在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涌入的同时,也在不断加速金融资本与艺术品投资收藏的对接和融合。近年来,艺术品基金、信托、典当、租赁、众筹,乃至保险、贷款等各种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艺术品尤其是字画的银行质押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一定的概念,但一直未能实现,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艺术品的评估是挡在银行和艺术品中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书画文化发展促进会广泛团结联络全国及海内外美术工作者、书画家、收藏家、画廊、美术馆,开展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创建公益性艺术事业。主要性能还是起草书画变现标准的白皮书,把当代知名画家的作品正式作为银行质押的硬通货。此次井灏先生作品作为内部评估价格,标志着井灏先生作品将成为国内第一批作品可以在银行变现的画家。
实际上,就算没有金融机构的介入,一些投资者也已结合个人资源尝试通过民间的融资平台来寻找杠杆资金的注入。只不过与正规银行的贷款相比,民间融资的成本较高。在行情好的时候,多几分利息可能关系并不大,因为从市场上获得的利润远远高于他们要付出的资金成本。但在市场不好的时候,高价融资就会给他们带来巨大负担,如果艺术品也能像房地产那样直接用于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对投资者来说可以降低他们的投资成本,对市场来说,则可能刺激更多的购买需求。
在国外,不少商业银行也开展了艺术品质押融资服务,为借款人解决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例如,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陷入资金困境时, 就曾以两幅壁画作为质押物。
艺术品质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放行”,意味着商业银行只需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前备案登记即可,而无需再走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原有的逐一审批流程。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长期以来困扰其开展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首先就是鉴定难、估价难和变现难问题。而从艺术品质押支持证券模式中看,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市场化途径,使得其仅作为发起人和贷款管理机构、资金保管机构等角色,规避了鉴定及估价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投资者来说, 不仅可以获得艺术品质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本息收入,而且可以获得无佣金购买折价艺术品的优先收购权,这又改善了艺术品变现难的困扰。
艺术品质押支持证券使得传统质押款资产有了一条证券化的新道路,也为从事艺术品收藏投资或者艺术品企业经营的机构和个人的资金需求提供了便利——而这些无疑也都符合当下的金融投资新思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