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乡村全面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农业农村领域的改革占据了显著的位置。通过深化改革,可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振兴。
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土地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首先,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明确农民的土地权益。这意味着要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保其能够从中获取长期而稳定的收益,从而提升农民对土地的投资意愿和积极性。其次,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这一市场的建立,将打破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使得那些因年老体弱、外出务工等原因无力或不愿亲自经营土地的农户,能够顺畅地将手中的土地转让给有经营意愿和能力的个人或组织。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利用,还能显著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后,推动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经济组织。通过这一举措,农民不仅能从土地流转中获得租金收入,而且能通过参与合作社的经营活动,分享到产业发展的红利,从而拓宽自身的增收渠道。同时,这一举措能够有效整合农村的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增强农民的集体归属感和凝聚力,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二、创新农业经营管理制度,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农业经营管理制度创新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首先,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与土地托管等创新机制,分散的土地资源得以有效整合,实现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经营。这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更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此,国家需要积极培育和引进适应我国国情的新品种、新技术,以实现农业领域的科学创新。在此基础上,科技创新可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同时,科技创新还能够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通过建立健全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农产品加工储存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后勤保障。这些经过完善的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能够提升农民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创新
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完善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首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要成为连接党和农民群众的桥梁,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到农村基层,并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其次,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完善村民自治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各类村民自治组织,确保农民群众在乡村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充分保障,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同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最后,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一方面,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引导他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另一方面,加强农村执法力量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乡村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因此,城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成为首要任务。一方面,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度,使之与城市基础设施相衔接,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而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在此基础上,国家和政府还应鼓励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吸引城市资本投入农村产业发展,支持农村创新创业,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同时,加强农村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综上所述,全面深化改革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以及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措施的综合施策,可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创新、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这将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愿景,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重要力量。(作者:高家玮,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