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凭借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为投资者展现了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双十基金”更是长期业绩的集中代表。但在面临业绩短期波动时,持有长期业绩优势的产品是否能够获得超额回报会面临阶段性考验,如何在经历短期回撤时以更好的姿势迎接风浪?
近期公募基金业绩走势中,财通基金金梓才正面临最近一个月的业绩波动,使这位“双十”基金经理的底色面临考验。数据显示,金梓才管理时间最长的财通价值混合A近三个月和近一个月回撤了不少,这让2024年年末争夺战后追随的资金遭遇短期业绩烦恼。
高波动基金是否值得长期持有?短期业绩“变脸”是否意味着投资逻辑失效?长期业绩或依然是检验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最好的标尺。从过往十年的业绩看,金梓才管理的财通价值动量混合A在大多数年份跑赢市场主流指数。
尽管全市场基金经理已进入“4000人”时代,但管理基金年限超10年、同时任职期间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基金经理的“双十”基金经理刚超过30位。即便是这样的稀缺性十年长期“聪明钱”,其中绝大部分的最大回撤其实也超过40%。
投资者真正吃到“双十基金”的红利吗?事实的真相或许在于拿得住的人才能真正赚钱。我们发现,持有财通价值动量混合满5年的投资者盈利占比85%,平均年化12%;持有不足1年的投资者盈利占比仅35%,平均年化-8%。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短期波动非常容易触发“追涨杀跌”,但拉长周期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可覆盖波动。
从持有人投资体验来看,当前的波动无疑正经历着风浪时刻。既然每只基金所面临的波动在所难免,那如何才能够穿过波动的河流?“坚定持有”并非完全正确的答案。在基金大幅回撤、市场情绪悲观时,投资者在面对自己所投资的产品出现波动时,要关注基金经理是否“知行合一”,认真评价基金经理的波动是来自何方?是短期市场的逆风还是基金经理出现了系统性错误;其次,如果我们投资一只基金的目标是为了长期盈利,那一个月的市场变动不应该成为过早下船的理由,逆风时不妨让自己的逆向思维战胜短期波动,用时间换空间,例如如果以3年周期评估,自己所投资的基金经理是否经历过业绩验证?要相信,一位“双十基金经理”所经历的市场考验,会让短期一个月的干扰变得从容。
而对于有一定择时能力的投资者而言,采用网格交易策略参与金梓才这类高波动绩优基金的配置,本质上是在与市场波动“握手言和”——尤其在算力、消费等赛道轮动频繁的震荡市中,通过预设的网格区间将“情绪化择时”转化为“纪律性操作”,以“机械式”的低买高卖对抗人性弱点。但需清醒认识到,这种策略的收益本质上来源于对波动的“主动经营”,而非对趋势的“精准预判”。唯有坚守‘越跌越买、越涨越卖’的核心纪律,才有机会在波动中实现“下跌有筹码、上涨有仓位”的从容。毕竟,在高波动的战场上,真正的“掘金者”从不是预测风向的人,而是那些提前筑好护城河、静待风起风落的守望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