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外部的关税“冲击波”,近来稳市组合拳密集发力:国家各部委联合行动、“中国版平准基金”横空出世、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潮涌等利好频频刷屏。在4月7日调整后,A股逆势上行,实现五连阳,中国资产韧性凸显。有分析师指出,当前稳市工具箱呈现“短期应急+中期调节+长期改革”的立体化布局,为市场注入了“稳得住、走得远”的底气。多数券商认为,决策层支持资本市场的决心明朗,在中央汇金等主体稳定市场的坚定决心下,建议继续保持对中国股市的多头思维,低位区域要敢于投资定价长期符合逻辑的优质资产。
聚焦天平的另一端,债券市场近来也逐渐告别逆风局。4月7日-11日,1年国债活跃券 250001 下行至1.40%(-9bp),10年国债活跃券 250004 下行至1.66%(-6bp)。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超预期的关税扰动导致市场风险偏好快速降温,对债市形成脉冲式的利多支撑。中信证券预计,二季度央行降准概率较大,降息则仍待观察更多经济数据,并结合外部环境而确定,若内需修复趋势出现弱化,不排除提前进行更大力度的宽货币操作,届时债市收益率也有望下行突破前低。
在汇安基金多策略组混合资产投资总监、汇安信泰稳健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经理张昆看来,股债跷跷板效应正在弱化,未来股债双态环境或成市场的新常态。张昆指出,过去股债之间的负相关性较为明显,但现在市场更多呈现“各走各的逻辑”。债券定价的是当下与现实,而股票定价的是未来与预期。在经济复苏初期,流动性宽松与政策支持可能同时推动股债双牛,但过程中难免反复。
在此背景下,配置债券打底+权益增强的二级债基或正当时。二级债基通常大部分资金(80%以上)投向债券,获取相对稳健的收益;同时通过配置少量权益资产(不高于20%),力争提升组合的收益弹性。在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二级债基自带一定的收益增厚特质,兼顾了锐度和温度,有望成为震荡中既想参与行情又担心过度颠簸的投资者硬核之选。
展望后市,张昆认为,短期内债券市场可能维持宽幅震荡,在债券投资中将更注重票息收入与交易收入的双轮驱动,通过灵活调整久期和票息策略,力争捕捉收益;而股票市场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当前政策聚焦“扩内需”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消费和科技或将成为两大核心投资主线。这种环境下,张昆指出,权益投资将聚焦消费和科技两大主线,注重个股的基本面分析和市场情绪变化,通过分散投资和动态调整降低风险。
在股债双态渐成常态的背景下,张昆介绍,将继续以“风险效率模型”为纲,通过严格的流动性管理、信用风险规避和科学的仓位控制,力争打造“进可攻、退可守”的低波稳健投资方案。具体看来,主要是通过“七维四面”(从宏观经济、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政策措施、海外市场、机构配置、一级市场七个维度,结合“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和心理面”这四个纵向的维度,形成对债券市场定性框架的立体分析)的债券研究框架和“基本面为主,技术面为辅”的股票研究框架,对不同资产进行深度分析,力争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再平衡。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