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间,东鹏饮料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48亿元,同比增长39.23%;实现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47.62%;基本每股收益为1.88元,同比增长47.62%。此前,东鹏饮料公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其营收和净利润的显著增长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强劲增长态势,将强化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新品“补水啦”延续强势增长 国内大市场根基稳固
分产品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东鹏饮料的能量饮料营收达39亿元,营收占比降至80.5%。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实现营收5.7亿元,同比激增261.46%,营收占比已从去年同期的4.53%提升至11.76%,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公司其他饮料实现营收3.75亿元,营收占比提升至7.74%,体现出公司多元化产品矩阵日益丰富。
东鹏饮料表示,公司的主战场是国内大市场,销售收入主要源自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目前,公司通过深化全国市场布局,已在全国建立了近400万个网点,冰柜数量超过30万台,产品渗透力持续提升。随着国内消费者需求向多样化发展,公司东鹏特饮及东鹏“补水啦”、东鹏大咖、果汁茶等创新品类快速发展,证明了国内市场的自主性和韧性是公司发展的坚强后盾。
分区域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东鹏饮料在广东区域的营收占比从2024年同期的26.61%下降至23.22%,西南、华北区域的营收占比则有所增长。东鹏饮料表示,公司在不断巩固广东等传统优势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此外,公司正在策划进军东南亚市场,考虑到东南亚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以及高温气候、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当地的消费习惯,能量饮料将在相关市场拥有大量的消费需求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本土化供应链优势显著 赴港上市加快出海步伐
资料显示,东鹏饮料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3大生产基地,目前已有9大基地落地投产。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投产基地设计产能超480万吨/年,能有效缩短产品运输半径,保障终端销售的及时供给。
东鹏饮料表示,公司实施“供应链本土化”战略,确保了在国内市场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在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与国内优质设备商和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实现了核心供应链的100%国产化,确保了产能的稳定性和产品的品质安全,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东鹏饮料借鉴了在中国大市场发展的经验,着手筹备本地供应链建设工作,将有效降低产品跨境运输的成本和时间,使公司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此外,本土化供应链还避免了国际贸易关税的产生,进一步降低成本,放大东鹏饮料的高性价比优势,强化其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东鹏饮料的港股上市计划亦在稳步推进,公司近期已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业内人士认为,若在港股成功上市,东鹏饮料将有望在海外资本的助力下,为公司产品研发、海外供应链建设、市场扩张和品牌建设等出海计划提供充裕的资金,同时也将提升公司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潜在合作伙伴。(孔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