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纳克微束(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克微束”)与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宝钢中研院”)签署扫描电镜合作协议并举行联合工作室揭牌仪式,中国工程院王海舟院士,钢研纳克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植岗,副总经理袁良经,总工程师沈学静,宝钢中研院副院长田正宏、研发保障中心主任徐栋恺,纳克微束总经理于兆斌等出席本次仪式。
面向国家“卡脖子”技术攻关需求,双方将围绕核心技术突破、场景创新应用、产业深度赋能等方面展开合作,携手加速国产高端仪器装备在关键领域对进口产品的替代,加强我国科学仪器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钢研纳克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植岗在致辞中表示,钢研纳克与宝钢在材料领域合作历史悠久,此次用户单位与研发单位在高端仪器领域的深度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期待双方聚焦“技术攻关—场景应用—产业协同—持续迭代” 全链条,重点突破高端仪器国产化瓶颈。
总工程师沈学静讲述了钢研纳克发展历程以及当前与宝钢中研院在其他领域的合作进展。
张毅首席介绍了宝钢中研院与钢研纳克的合作历程。
随后,纳克微束总经理于兆斌、宝钢中研院研发保障中心主任徐栋恺在仪式现场签署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联合工作室合作协议。
钢研纳克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植岗、宝钢中研院副院长田正宏为联合工作室揭牌。
田正宏副院长表示,宝钢中研院希望能够为国产仪器的研发、应用提供平台和土壤,助力仪器创新、人才交流、标准制定,携手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高端仪器研发与应用落地,突破进口依赖局面。
王海舟院士对本次合作寄予厚望,强调要促进“创新链、标准链、数据链、产业链”四链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仪器仪表产业转化应用,助力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迈向世界先进行列。
钢研纳克作为国内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国家级检测技术研发平台和完整的科学仪器产业链,纳克微束是钢研纳克在高端仪器装备制造中的重要一环;宝钢中研院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创新引擎,其研发需求和应用场景将为国产仪器提供多维度的升级与迭代方向。
双方将以联合工作室的合作为起点,依托钢研纳克创新研发优势和宝钢中研院深厚技术积累,打破“进口依赖—技术滞后—市场流失”的不利循环。推动高端仪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高端仪器市场的竞争力。通过加速国产高端仪器的研发与应用,逐步实现进口产品的替代,助力我国高端仪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纳克微束是钢研纳克控股子公司,专注于高端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研发及生产,为用户提供多功能、多模态综合显微成像解决方案。钢研纳克起源于1952年的重工业部钢铁工业试验所,致力于材料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冶金分析测试技术的摇篮,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辖的中央企业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分析测试产业平台、控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797)。
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技术中心)着力于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建设,对内构建了“产销研用”高效协同的研发创新模式,对外聚焦国内外优秀科技资源,密切合作,形成了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目前已经与国内外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供应链上下游优秀企业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合作关系,加快了从需求辨识、研发迭代到成果产业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