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bel Ternès教授与Frank-Jürgen Richter博士共话青年创新未来
4月11日,华为“未来种子”Tech4Good(科技向善)全球总决赛在深圳圆满举行。作为华为全球CSR项目的重要一环,本次活动不仅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青年创新团队,更邀请到德国可持续发展专家Annabel Ternès教授和全球智库Horasis主席Frank-Jürgen Richter博士出席现场,围绕“青年如何引领包容、可持续的数字未来”展开深入对话。
思想碰撞,跨文化创新成为“刚需”
“‘未来种子’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青年成长与实践的平台。”Annabel Ternès教授在活动现场表示。她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创新,不只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价值观与领导力的体现。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在项目中相互协作,不仅碰撞出全新的技术方案,更学会了在全球复杂局势下如何形成共识与团结。
她特别指出,项目中对青年领导力的培养尤为突出:“从最初的想法打磨,到过程中导师的引导与团队磨合,Tech4Good帮助年轻人真正理解如何在不确定中成长——学会适应、觉察自己,并与他人协同前行。”
对于项目所坚持的“女性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的参与原则,Annabel Ternès教授给予肯定,并提出:“但这还不够,真正的包容是让女性不仅被‘看到’,更能‘发声’、‘带队’和‘引领’。”
有使命感的科技创新
Richter博士则从全球视角进一步补充,他鼓励年轻人秉持全球化思维:“永远不要局限于你项目所在的城市或国家,设计解决方案时,请先想:这个世界需要它。”
在他看来,Tech4Good项目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其“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使命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可行性,更是学生们那份从内心涌出的激情。这种激情不需要被量化,它本身就是最强有力的表达。”他说道。
今年的多个项目在健康、农业和教育等领域引入AI技术,展现了人工智能如何从“工具”进化为“解决方案”的核心。他建议未来Tech4Good可以进一步聚焦“可持续AI”或“包容性AI”等议题,引导青年将技术力量更好地服务全球公共利益。
Seeds for the Future:青年与未来技术的双向奔赴
“未来种子”(The Seeds for the Future)是华为自2008年启动的全球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旨在通过ICT技能培训、前沿科技体验及跨文化交流,为全球青年人才提供与未来接轨的桥梁。项目坚持多元包容原则,以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的数字化引领者。
其中,Tech4Good作为该项目的创新创业模块,致力于引导青年围绕社会问题构建数字化解决方案,强调“技术可行+商业可持续”的双重价值。今年总决赛的三支获奖队伍用实力诠释了“有温度的创新”:
金奖:埃塞俄比亚团队
银奖:阿联酋团队
铜奖 & 最具人气奖:爱尔兰团队
此外,未来种子“全球大使计划”(Global Ambassador Program)连接自2008年项目开创以来的优秀校友,鼓励他们在本地数字社区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青年共建包容数字社会。
“未来属于那些能够聆听、适应并带着初心前行的人”
在活动尾声,Ternès教授寄语在场青年:“领导力不是权威,而是责任;创新不是孤立的代码,而是可持续的解法。未来属于那些能倾听世界声音,灵活应变、又始终坚定目标的年轻人。而这正是Tech4Good一直以来所培养的价值。”
华为用行动践行“科技向善”的理念,让每一位年轻人都有机会用数字技术改变世界,用创新点亮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