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人口老龄化和国民健康意识觉醒双重驱动下,大健康的蓝海市场中,数字药房巨头估值有望具备更大成长空间。
防疫政策放开后,国内迎来了一波感染高峰期,在这段最严峻的时期,叮当快药肩负重任,为保障民众激增的新冠、流感等疾病的在线健康咨询和送药到家的服务需求,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
叮当快药的母公司叮当健康(09886.HK),于2022年9月14日在港交所上市,而上市前一个月,在工信部、卫健委、医保局和药监局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短缺药品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生产储备监测工作的通知》中,叮当快药入选了“重点短缺药品储备企业”名单。
这份名单是国家层面给予数字药房企业的一种价值认定,正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防疫保供只是叮当健康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叮当健康独有的即时配送到家模式,开创了线上至线下解决方式为主导的即时药品零售及健康咨询,正是因为有着明确的市场定位和药品供应链上的优势,叮当健康才能在数字药房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巨头。现如今,公司俨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大健康的广阔蓝海下,叮当健康的业绩增长具有极强的确定性,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扩张也指日可待。
(一)国民健康意识觉醒,需求端刺激下大健康产业发展增量巨大
互联网医药行业参与者众多,多年来的发展很多是伪成长和伪壁垒上的“空中楼阁”。而叮当健康目前有着快药、在线健康咨询和慢病与健康管理三大业务,具备全产业链价值,业务上兼具高增长和高毛利的优势,运作上具备行业最优的政策合规性。
目前叮当健康已经从一家单纯的数字药房企业成长为一家大健康公司,具备真实增长的能力和长期验证的壁垒,未来可充分受益于大健康巨大的蓝海市场。
回望行业发展路径,叮当健康是医药O2O浪潮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在医药O2O领域,众多参与者并未扛过2015年前后的“寒冬”,当年的药给力、药快好等均已黯然离场。2013年,有超过30家平台着力发展医药O2O业务。2016年,过半数的平台停运或转型,如今仍在运营的更是屈指可数。
叮当健康韧性表象下的内涵在于及时转型,不断拓展业务边界。早期的叮当快药采取互联网轻模式,平台通过线上拓展不断获取用户,由线下实体药房提供服务,后转型布局线下智慧药房,开始自营模式,建立药品配送系统和配送团队。
8年来,叮当健康通过叮当快药APP、小程序等,相继提供送药、在线健康咨询与用药指导等综合服务,建设线下智慧药房、互联网医院,再推出“DTP到家”业务。公司的自我定位也经历了从O2O平台、医药零售新模式、互联网“医疗+医药”健康到家服务平台再到数字医疗健康到家服务提供商的升级。历经多年,叮当健康的即时健康互联网全周期蓝图已基本成型。
随着健康意识的觉醒,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升,越来越多人关注健康需求,促使着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管理的转变。
根据Frost&Sullivan报告,中国属于医疗健康大国,2019年的医疗健康支出总额排名位居全球第二,达到65200亿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76160亿元。据天风研究数据,数字大健康医疗产业的占医疗健康支出比不断提升,预计在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四万亿元。
13多亿庞大的人群所蕴含的潜在消费力、购买力,中国将成为全球健康产业的最大市场。大健康产业目前炙手可热,在政策和健康的趋势下,大佬们纷纷转舵抢先入局健康产业,更直言:“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20年工作计划》等政策相继出台,也为大健康市场的发展规模提供了沃土。
未来几年,“互联网+医药”的转型升级方向(主要是在线医疗和医药电商)是大健康行业最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深耕这两大领域的叮当健康必然能受益大健康产业巨大的发展增量,在业绩增长和估值扩张的配合下,实现价值增长,坐上大健康行业巨头的头把交椅。
(二)端到端业务生态优势尽显,助力抢占大健康价值链庞大的新兴下沉市场
在大健康的时代,叮当健康不断拓展服务边界,建立起了“医药检险”的生态体系,这是一个端对端的生态,叮当健康通过产品和服务组合,将用户、医疗专业人员、药房、制药公司、保险公司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参与者联系起来,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为各参与者提供独特的价值。
叮当健康生态的价值和壁垒体现在其独特而个性化的服务上,“线上线下一体化、实体智慧药房、专业配送团队,24小时服务、即时配送”是叮当健康差异化服务的核心关键词。反过来,叮当健康的服务方也能通过自身的需求、偏好和反馈来推动叮当健康生态系统的发展,从而使叮当健康的生态系统受益,帮助叮当健康更好地抢占大健康行业价值链上庞大的新兴下沉市场。
医药电商(快药)——发展基石,提供生态增长的最大动能
疫情的出现以及《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政策的发布,加速了医药电商的发展,市场重要性不断提升。作为行业内即时健康到家业务的引领者与开创者,叮当健康旗下叮当快药创立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药品“网订店送”服务,为百姓提供即时送药到家服务。
叮当快药已然成为公司生态最稳健的增长动能,生态网络逐步完善。目前公司拥有数百家直营智慧药房,覆盖城市17个,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18年之前开设的智慧药房,到2021年时每间药房的平均收入已达1257万元,已行业领先。同时,公司通过与数千家制药及药品分销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提升及扩大产品组合的多样性,并为用户与药企打通F2C的生态系统,提供更加负担得起、品质高的服务及商品。
2018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通过线上直营渠道和线下渠道,叮当健康的快药服务供应分别录得1410万笔、2640万笔、4050万笔、6050万笔以及1580万笔销售订单,2018年至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2.3%,业务呈现指数级的增长。
在线健康咨询——核心壁垒,促进生态的协同发展
伴随数字大健康渗透率提升,我国在线诊疗市场增长迅速。根据头豹研究院报告,2020年我国在线问诊市场规模为22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达到4070亿元。
叮当健康的在线健康咨询是通过自营的互联网医院和其他合作方医疗机构,为用户提供24小时在线健康咨询等服务,以满足用户咨询和购药的需求。
在线健康咨询是叮当健康服务范围外扩的第一步,叮当健康组建了一支由各专科的全职、兼职及外部医生、药师及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覆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病、肝病、皮肤病、慢病等领域,以强化其线上健康咨询服务。
叮当健康的在线健康咨询服务与快药服务之间的协同作用成功提高了用户购买产品的意愿,也强化了用户与叮当健康之间的长期交互、深度信赖关系。
在线健康咨询业务是公司区别于其它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核心壁垒所在,有潜力成为公司未来最具潜力和爆发力的业务,并为快药和慢病与健康管理业务的二次增长开源引流。
慢病与健康管理——有效补充,拓展生态的生长边界
城乡医疗水平的不均衡,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年轻化等一直困扰着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我国有5亿慢性疾病人群,数目呈现倍增趋势。慢性病占整个疾病死亡率的85%,未来如果不防不控,数目将呈倍增趋势。
在业务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叮当健康紧盯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拓展自身的业务边界,提升业务成长的天花板。针对用户对治疗慢病的产品及服务的需求,为补充叮当健康的快药和在线诊疗咨询服务供应,叮当健康亦与医疗伙伴携手合作,提供一系列慢病与健康服务组合,包括用药与剂量指导、用药提醒、健康信息反馈及健康知识管理。叮当健康现时专注于慢病,如皮肤病、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并计划在未来逐步覆盖更多慢病,在践行作为一家本土大健康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同时,在慢病与健康管理市场发展前期塑造起先发优势。
(三)大健康助力叮当健康三大金矿高速增长,资本市场有望迎来价值扩张
叮当健康身处大健康产业黄金赛道中,在当前行业触底反弹,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好的大背景下,叮当健康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更直白的说,叮当健康大概率即将迎来利润拐点,业绩增长配合估值扩张,带来投资机遇。
从宏观层面来看,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国内大健康行业仍是个巨大的蓝海市场。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显示,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会翻两番,也就是说我们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长寿时代。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大环境下,健康需求必然同步增加,医疗大健康愈发举足轻重,国家和社会民众在健康方面的消费投入大幅上升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未来中国大健康产业将迎来黄金十年。对标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日本,在过往二十年中,日本医疗大健康领域投资回报率成为众多行业中排名第一,可见国内医疗大健康行业同样未来可期,行业投资潜力巨大。
从行业层面看,医疗大健康行业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比较充分,估值修复势在必得。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医疗大健康板块已经回撤超过一年,伴随着2022第四季度政策边际回暖,板块开启修复反弹行情。
相较于低迷的2022,2023年的医疗大健康似乎正在走向复苏,曙光逐渐显现。随着疫情防控放开,无论是一级市场融资回暖,还是二级市场近两个月以来港股医疗大健康大幅反弹,市场升温迹象明显。另一层面,目前港股大健康行业标的存在广泛的高性价比,以叮当健康为代表的大健康公司在A股难有对标,具备稀缺溢价。
从公司基本面看,公司成长性竞争优势明显。过去几年,叮当健康的快药、在线健康咨询、慢病与健康管理三大业务发展极其迅速,增速显著高于同行。营业收入方面,2019年-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75亿、22.28亿、36.78亿,复合增速高达80%;毛利率方面,2019年-2021年公司毛利率总体保持在30%以上。公司基础面持续向好,整体业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目前市场和行业估值机会显现,叮当健康有望迎来阿尔法和贝塔双击,实现价值扩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