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联合国将宣传主题定为“Accelerating Change”(“加速变革”),我国立足国情水情提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的活动主题。
为了进一步增强社会节水意识,营造护水爱水氛围,中国水利作家协会江河志愿服务队联合长江水文化中心、长江文明馆、湖北省水文水资源中心、张家港水政监察大队、张家港市阳光助学服务中心共同主办了“世界水日”云看展系列活动,走进贝林大河生命馆,带领来自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一起探索世界十大大河流域,了解大河流域是如何孕育生命、思考生物种群是如何繁衍壮大,共同见证水在生命起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云看展活动是“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情教育的重要宣传教育载体,也是中国水利作家协会“文学点亮新乡村”志愿服务项目的全新尝试。
长期以来,“文学点亮新乡村”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基础,邀请中国水利作家协会的中青年作家和文学名家担任讲师,开展讲座、采风等活动,为山区学校提供文学启蒙与水情教育,力求打造“全社会、多领域、多层次、长效化”的志愿服务新模式。云看展系列以“世界水日”为契机,以公益服务和水情教育为底色,是一次具有创新意义和社会价值、值得持续完善并深入推广的活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水情教育的空白得到更多关注,云看展活动正是希望借助媒体技术向乡村山区的孩子传递更加生动的水情知识、展现更加丰富的广阔世界,做好一次至关重要的启蒙。
3月24日13时,“走进贝林大河生命馆·武汉自然博物馆”活动通过腾讯会议、“水利作协”视频号同步开始线上直播。安徽金寨桃岭学校、张家港实验小学、张家港旭东学校、云南永胜顺州学校、金阳县德溪中心校、四川大竹石子小学、大凉山等10余所学校统一组织在线观看直播活动,共有103个班级、5000名学生积极参与。
中国水利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江河志愿服务队队长韩诗担任主持人,邀请专业讲解员芝芝姐姐进行介绍。在一个小时的讲解中,芝芝姐姐从危机四伏的亚马孙河讲到神秘野性的尼罗河,不仅向孩子们展现了每条河流的特性特点,也娓娓道来生命是如何在河流中孕育、又是如何与河流交融的,帮助他们真正理解“水是生命之源”这句简短而深刻的话。
丰富多彩的展览和奇妙生动的科普,不仅引导大家重新思考大自然自身进化和灭绝的意义,也唤起了大家进一步关注大河、热爱大河、保护大河的意识。为了增强参与感与现场感,主持人与讲解员精心设计的互动问答环节贯穿了整场直播,来自各个学校的同学们都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让一场生动的直播更加充满了朝气与活力。直播结束时,同学们意犹未尽,期待着下一次活动尽快到来。
积小流,成江河,既是对于节水护水的最佳解读,也是对于志愿服务的深刻理解。“世界水日”云看展系列活动以网络为媒介、以展览为载体、以河流为主角,面向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受到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通过对生命的溯源、对河流的探秘,孩子们将惜水、爱水、节水、护水的理念植入了内心,对自然更加敬畏、对河流更加珍惜;与此同时,云看展活动利用技术打开了现实的阻隔,带领山区的孩子见证世界的奇妙,从而将不断求知、走出大山的希望植入了他们的内心,在更深刻的层面与更长远的未来产生着积极影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