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的瞳孔中确认自己的存在,但是他们终究要在远离父母视线的地方去生活。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家长,与孩子密切生活的时间只有上大学之前的区区18年,在这18年的时间里我们能做得很有限。
如果我们过于强调为孩子“铺路”,为他设计好生活的一切,那么就剥夺了孩子对生活的好奇心以及对风险的感知能力,孩子们需要一些散漫的、无人看管的时间,否则就不足以学会如何判断风险。所以,火花思维的儿童教育心理咨询师建议,我们要把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作一个逐渐放手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如何在各种道路上学会前进,哪怕是崇山峻岭、大浪激流,哪怕充满荆棘、艰辛坎坷,也是人生丰富的体验。
当然,这个过程对于家长和孩子是双重的考验,有的家长会不忍心孩子受苦而早早地打断这个过程,有的孩子则是容易遇到困难就“逃跑”,而这也是火花思维第七封「家长来信」中家长所反映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火花思维的儿童教育心理咨询师海鸥老师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首先,火花思维海鸥老师对问题进行了定性,将这些表现归类于「畏难情绪」,并整理了一些家长们经常反馈的「畏难表现」方便家长参考:
1、 孩子不爱动脑筋,遇到稍有困难的问题就拒绝思考。但家长盯着孩子,孩子是可以完成的。
2、有时孩子听讲走神,对知识似懂非懂但是自己又说都懂。
3、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打退堂鼓,不注重过程,只想快速知道答案。
4、在有竞争的状态下,会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如其他人,担心自己出丑被嘲笑而不敢尝试。
当孩子出现这类表现时,火花思维海鸥老师为家长总结了如下应对方法。
1、有意识地多肯定孩子好的、有进步的、做到的具体方面,避免过高要求孩子。
2、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关注过程中的发现和体验。
3、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孩子自己去做,避免包办代替。
4、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5、有意识地关注孩子情绪,及时疏导孩子的情绪,避免负面情绪堆积。
与此同时,火花思维的海鸥老师还建议:“孩子们都喜欢听父母的故事,家长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失败的经历,告诉孩子从这些经历中学到了什么,又是如何想办法解决的。这样有助于让孩子了解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应当如何调整自己,如何在困难中坚持下来。”
总而言之,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在他们幼年之时我们对其有监护的责任,但是没有为他们负责一生的义务和能力,过多地包办其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会剥夺其发现自身能力、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不利于孩子长久地发展,学会逐渐放手才是智慧家长应该做的事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