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有喜有忧的2023年
2023年行将结束,A股整体上受到国内经济复苏缓慢影响,情绪较差,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但从局部看,受益于全球范围的创新突破,A股也不乏一些主题性投资机会。
第一,中美经济预期差大,外资撤离。美国在货币紧缩、财政扩张、通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靠强大的居民消费韧性和结构性的投资景气实现了较为强劲的经济增长;中国则在全面放开、货币财政双宽松和低通胀的环境下,由于总需求不足和企业库存积压,只实现了经济弱复苏。这与年初许多机构的预测完全相反,于是外资在下半年出现了一定的回流。
第二,政府密集出台政策,但经济体感不及预期。今年以来,政府在消费、房地产、核心产业、就业、活跃资本市场、促进民营经济等领域出台了不少政策,特别是针对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对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托底作用,高质量发展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扎实推进,但是给市场的体感是政策效果不显著。一方面是大家确实没钱,这里的“大家”包括有消费欲望的居民、有投资扩张欲望的企业。超额的储蓄更多的集中在年龄较大的群体中,而富足的现金主要也集中于增长放缓的大型企业,都是风险偏好比较低的部门。另一方面,房地产政策效果不明显,其原因在于政策更多的是支持刚需侧,而房子销售的问题主要出在期房,并非现房,通常购买期房(占比更大)的人是投资或投机需求,购买现房的人则是刚需。所以,房地产的深度调整和其过去的供需模式不再适用有很大关系。
第三,ChatGPT横空出世,AI奇点时刻或将提前。春节前后,一款基于大语言模型GPT3.0的应用——ChatGPT,用2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用户数破亿的神话。ChatGPT不仅展现出了接近于人类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可以在各种领域完成高质量对话,再次引发了市场对AI技术爆发时代的讨论。层出不穷的大模型公司,“大力出奇迹”式的模型训练,也让英伟达旗下的算力芯片和服务器供不应求,市值扶摇直上突破万亿美元,A股则是把算力(服务器、光模块、芯片等)、大模型、AI应用这个闭环炒了两三轮,成为了今年A股最大的主题。
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前瞻,但世界的运转不会按照剧本走,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
展望:值得期待的2024年
展望2024年,我们认为政策效果仍然是加快经济复苏、提振市场信心最核心的变量,特别是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稳定房地产销售和投资方面。如果看权益类资产的机会,我们认为可以更加乐观。
第一,经济体感会好于2023年。一方面宏观经济有望进一步恢复,而保持必要的增长也是高质量发展来的必要条件。从周期性因素看,库存周期和资产负债表修复已经开始筑底上行,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压力有所减缓,A股上市公司业绩在三季度筑底,2024年边际改善是大概率事件。另一方面2023年已经显现的新动能还难以撬动庞大的存量经济,但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逐步会带来体感上的边际改善,房地产的风险虽然尚未出清,但房企债务问题正在得到积极解决。地产行业逐步企稳后,作为中国经济新基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经济体感的影响会更大。
第二,中美关系2024年有望趋缓。中美两国元首时隔一年重新会晤,并达成了一些共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A股暂时少了一份担忧。
第三,A股目前的估值处在相对低位。市场经过长时间的调整,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虽然不能作为反弹或者反转的充分理由,但向下空间也有限。叠加美债收益率逐步见顶,明年中期降息概率较大,A股整体风险偏好有望抬升。
具体来看,2024年可以从以下三个思路布局。第一,2024年基本面迎来反转的行业会增多,特别是一些供给侧在政策和市场化的双重作用下有所优化,如半导体、医药、互联网等。第二,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在过去几年抓住了行业趋势,不仅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能力实现了更高的盈利质量,还能逆势出海,真正实现了穿越周期。它们就是中国未来的核心资产,当市场回暖后,会对这些公司给予估值的奖励。第三,明年美国虽然降息概率较大,但美债收益率可能还会维持在较高水平,现金流充足、持续高分红的高股息资产值得继续配置。
长期视角:坚定做多中国
中长期看,我们十分坚定地看好中国经济。中国不仅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国内市场和庞大的市场主体,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特质在全球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此外,虽然近几年消费不容乐观,但我们并不认同“消费降级”的说法。消费降级的本意,是消费者从主观意愿上为了追求便宜的价格,不惜牺牲产品或服务质量,但中国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没有改变。比如说我们看到三四十万的国产电动车今年卖的很好,因为同样的配置去买进口车可能要2~3倍的价格,这种用高的价格买更好的产品的行为,并不属于消费降级,而是追求性价比。
投资上,我们认为还是要把握住两条基本的投资原则。第一是在行业选择上,正如2008年-2018年地产链是最大的β一样,大方向要选择符合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行业或者主线,如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渗透和革新、自主可控趋势下的高端制造、产品力和品牌力驱动的消费升级等,它们大概率会是未来的长期β。第二是在标的选择上,建议以动态ROIC和FCFF作为择股的底层逻辑,长期视角下,基于这两个指标带来的选股胜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文/格林基金权益投资部 王毕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