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个好觉,则万事不愁。睡个好觉,真是一种幸福!
中医调理失眠,有效、安全,且能标本兼治。若能辩证得当,常常“效如桴鼓”。
中医认为失眠属于“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范畴,认为失眠与营卫失衡、气血阴阳失调、五脏功能异常有关。
若水堂认为:肝的功能失调与失眠的关系非常密切。历代医家多有“从肝论治”调理失眠的理论和案例。
肝之功能主要有二:一是“肝主疏泄”;二是“肝藏血”,此二者皆与睡眠有莫大的关联。
一、肝主疏泄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舒畅条达全身气机的作用。
寤寐规律受肝的“疏泄”功能影响,肝气正常疏泄,气血津液规律运行,卫气昼出于阳而夜行于阴,方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睡眠状态。
肝脏“疏泄太过”和“疏泄不及”,均可导致失眠:
疏泄太过,则气机升发过度,肝气上逆,甚至肝阳上亢,阳不入阴而发为不寐;
疏泄不及,肝失调达则郁结于内,气机不畅,肝血输布失常,神魂失养出现不寐、多梦、情志不遂等症状。
若水堂说:现代社会压力剧增,七情内伤损害肝脏的疏泄功能,是导致神魂失养,难以入寐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乍逢变故,或者遇到急事、难事、生气而睡不着觉,就是“肝失疏泄”的体现。
二、肝藏血、血舍魂
肝藏血,亦大为主导睡眠。肝为血海,贮藏血液,调节血液分布而濡养四肢百窍,卧时血归于肝,回收肝血是睡眠的物质基础。
“血舍魂”,肝血为魂之居所,神魂依靠肝血充养,“肝血足则心神养”,魂收于舍而神往来,不妄游离,维持正常的神志活动和睡眠。肝的功能失调则必至失眠。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基础,肝脏贮藏血液,为神魂居所。人卧则血归于肝,魂舍居静则睡眠安;
若肝的藏血功能失常,血不归肝,魂游荡于外乃见不寐、多梦等病症。
若水堂认为:肝藏血功能的异常主要表现为肝血亏虚,女子以肝为先天,经带胎产均受肝血的调控,久则暗耗肝血,尤易出现血虚不寐。
女性多见肝郁型失眠,而脑力劳动者多由于优思劳倦,致阴血暗耗。肝血不足,血不养神,神魂不安则难以入眠。
三、肝病累及其他脏腑
若水堂认为,肝的功能失调还会影响其他脏腑导致失眠。失眠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作为调畅人体气机的枢纽,肝的病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生理稳态。
肝与心:肝藏血主疏泄,心主血脉主精神活动,若肝功能的失常势必影响心血运行,心神不宁,出现不寐、烦乱等表现。肝气郁结化火则耗伤心血,导致心神失养,烦闷不寐。
肝与脾胃: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助脾胃升降;肝气横逆则影响脾胃升降功能,出现肝郁脾虚、肝火犯胃等表现,胃不和则卧不安。
肝与肾:肝肾同源,肾精于肝血一损具损。七情不畅则肝气郁结,化热扰神,耗伤肝阴,故围绝经期妇女多有肝血亏虚,而精血同源,肾精化源不足则肝血补充不及,失眠时应注意肝肾同治,益精补血。
肝与肺:肝舍魂,肺舍魄,肝升肺降,调节全身气机,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会影响肺气肃降,导致气机逆乱,魂魄不安而不寐。治疗失眠时调理气机不能只注重疏调理气,应肝升肺降相互配合,同时肃降肺气,通调一身气机。
四、总结
若水堂认为:失眠不寐的证型大致包括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肝胃不和、心肾不交和肝火扰心。青年人以肝郁气滞、肝火扰心为主;中年人以心肾不交、肝肾阴虚为主;老年人则以肝肾阴虚为主。
若水堂认为,这些证型都要以“舒肝调气”为先导。通过疏调人体之气机,祛除影响睡眠的因素,全面调理机体的阴阳气血,以恢复人体正常的睡眠。
背景:
若水堂,广东新会陈皮百年商号,已有141年历史,坚守“母树原种繁殖”,反对嫁接种植和后期炮制,保留了新会陈皮的母本基因、先天禀赋和道地药性,受到藏家认可。
若水堂陈皮,早年曾被霍英东先生称为“比黄金还要珍贵的陈皮”,多年来受到藏家追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