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上海长征医院龚明等研究人员在《临床麻醉学杂志》发表一篇《经皮穴位电刺激手环行内关穴刺激对全麻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的学术期刊。采用可变区组随机化分组,将全麻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女性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试验组受试人员佩戴舒乐定防吐手环进行内关穴电刺激,对照组受试人员佩戴舒乐定防吐手环但不进行刺激。记录术后24小时内术后恶心呕吐(PONV)例数及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PONV发生率、术后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差异主要出现在术后1~6小时(P<0.05)。结论为舒乐定防吐手环和止吐药物(地塞米松和多拉司琼)联合使用时,相较单一使用药物组,增加术后恶心呕吐(PONV)控制率45%,降低术后呕吐发生率68%。
【关键词】舒乐定防吐手环;术后恶心呕吐;内关穴;电刺激
一、研究背景
甲状腺切除术中女性患者比例较高,且常采用颈部过伸位,导致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居高不下。据权威统计,在未使用预防性止吐药的情况下,全麻甲状腺切除术后的PONV的发生率高达60%~80%。导致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有很多,像是麻醉药物的副作用,手术创伤应激反应,电解质平衡翁乱等。此外,患者的年龄、吸烟史、饮食等个人因素也会影响PONV的发生率。
面对全麻甲状腺切除术术后恶心呕吐这一并发症,医学界也在不断寻求解决方案。目前对PONV的措施大多采用药物治疗。但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常见有头痛、不安、便秘、视物模糊、过敏反应等症状。皮质激素类还会导致术后血糖改变、影响术后切口愈合和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中医针灸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PONV,但针灸实施需要专业人士的长期训练,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舒乐定防吐手环通过精准靶向电脉冲信号抑制恶心呕吐的神经信号,不含药物,是一种创新的物理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本次研究主要讨论了该产品在防治全麻甲状腺切除术PONV中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实验采用了可变区组随机化分组。选择18~50岁,ASAⅠ级或者Ⅱ级的在全麻下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女性患者。将患者1:1随机分配入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佩戴舒乐定防吐手环,电极放置在内关穴处。麻醉诱导前开机,逐渐增加刺激至适中,无明显不适,关机并牢固固定手环。同时,手术过程中对所有患者进行足量的液体治疗和静脉预防性注射适量的地塞米松和多拉司琼溶液。试验组手术结束后立即启动手环,按照预定的合适刺激强度输出,持续刺激24小时。对照组按照相同的方式佩戴但不打开电源开关。实验主要记录术后24小时内PONV的发生情况及术后0~1h、1~6h、6~24h各时间段最高NVAS评分(0分,无恶心呕吐;10分,难以忍受的恶心)。并记录术后止吐药物补救例数。若患者在术后只出现恶心,无干呕或呕吐症状,定义为术后恶心;若出现干呕或呕吐症状,则定义为术后呕吐。每位患者在每个观察时间段的状态只能定义为二者之一。
三、研究结果
本次实验,72名受试人员中有31例在术后24小时内出现PONV症状,其中对照组20人(56%)、试验组11人(31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24小时内PONV发生率(31% VS 56%)、术后呕吐发生率(14% VS 44%)和NVAS评分均出现明显降低(P<0.05),且差异主要出现在术后1~6小时(22% VS 47%,P<0.05)。
四、总结和局限性
本研究显示,全麻甲状腺切除术术后24小时内PONV发生率高,且主要集中在术后1~6小时。使用舒乐定防吐手环可以显著降低全麻甲状腺切除术后24小时内PONV发生率,由单一药物控制的56%降低为31%,增加了术后恶心呕吐(PONV)控制率45%。术后呕吐的发生率也出现明显降低,从单一药物的44%降为了14%,降低术后呕吐的发生率68%。设备已经获得了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美国FDA、加拿大卫生部、澳大利亚医药产品管理局和欧盟强制性等多国医疗认证。产品佩戴方便,使用方式简单,治疗术后PONV的效果确切,易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但本次实验中仍存在局限性。1.虽然术前对患者进行了充分宣教,对照组也佩戴了舒乐定防吐手环,仍不能排除个别患者会猜出他们属于对照组。2.传统电刺激多行双侧内关穴刺激,而本研究使用手环实行一侧内关穴刺激。3.实验使用相对足量的液体治疗和静脉预防应用地塞米松和多拉司琼,故对照组术后PONV发生率为56%,低于同类实验。4.本次实验样本为小样板研究,结论可靠性需将来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证实。
参考:
1. 龚明,朱鸿威,郑栋煜. 经皮穴位电刺激手环行内关穴刺激对全麻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4.40(2):124—127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