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凯泰阀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泰)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凯泰深耕高性能切断阀领域已达27年。公司的主导产品“高炉专用球阀”广泛应用于国内众多大型钢铁企业及中小型冶金企业,是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类高新技术产品。2023年,该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2.3%,2024年为11.4%,连续两年在上海市同类产品生产企业中位列第二,市场地位稳固。
以研发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技术积淀构筑核心壁垒
凯泰成立于1998年,位于上海市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园区占地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是一家集阀门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用户提供涵盖球阀、蝶阀、闸阀、截止阀、止回阀、水力控制阀、衬里阀等在内的完整流体控制产品体系。公司产品已获得美国石油协会API及欧盟CE认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采矿、医药、食品、造纸、城建及国防科研等行业,部分产品远销东南亚、西亚、非洲、美洲和欧洲市场。2009年,凯泰被认定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2017年设立工业设计中心,2023年通过宝山区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自创立以来,凯泰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近三年研发投入均超过800万元。在研发体系建设方面,凯泰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科研团队,配备了数百台/套高精尖设备,涵盖机加工、焊接、表面处理、热处理、检验测试及涂装等关键环节,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具备年产值10亿元的制造能力。
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公司陆续自主或联合开发出多款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的专用产品,如耐磨三通固定球阀、超短耐磨球阀、耐磨偏心半球阀、喷煤球阀、卸灰球阀、搪瓷球阀、氧化铝行业专用放料阀、料浆阀及多层次硬密封蝶阀等一批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的专用产品。其中,耐磨三通固定球阀和耐磨偏心半球阀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40余项,多个产品正处于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申报阶段。
在产学研协同方面,凯泰自2008年起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设立产学研基地,围绕工业阀门结构设计、材料设计、制造工艺及性能检测等方向开展研发,成功承担了宝山区科技创新专项“双向耐磨硬密封偏心半球阀的研发”项目,通过引入计算机仿真手段优化浮动阀座与双向密封结构,有效提升产品密封性与耐冲刷性能。同时,双方还联合攻关“供氧调压站及其信息化集成化测控技术”,实现关键设备的节能优化与三废减排。多项产品被认定为上海市专利新产品,并列入市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已广泛服务于化工、钢铁、石油、造纸等重点行业,成功配套万华、马鞍山钢铁、印尼凤凰等海内外客户。
凯泰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坚持需求导向,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解决方案。2003年,公司得知鞍钢某类阀门因特殊工况导致频繁损坏,使用寿命极短。为解决该问题,公司董事长亲自带队进驻鞍钢,在现场反复试验优化设计,终于研制出一款适配该工况的专用阀门,彻底解决使用痛点。该产品至今已稳定运行超过十年,凯泰也因此成功赢得鞍钢长期合作,坚定了公司“针对性研发、定制化服务”的发展方向。
在科学经营策略与产品结构优化的共同推动下,凯泰营收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实现营收1.77亿元,2023年增长至2.02亿元,2024年为1.9亿元。合作客户涵盖冶金、石化、精细化工、水务、电力、城建等多个核心行业,包括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中冶赛迪集团、巴西石油、科威特石油、卢克石油、马来西亚石油及华润集团等一批海内外知名企业。
签约企知道科创空间,借力科技资源加速阀门产业升级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全球产业格局加速重构。为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凯泰选择签约企知道科创空间。企知道科创空间汇聚了全球先进的产业数据和技术资源,拥有全球 6.9 亿企业信息、3.2 亿主营产品信息、1.9亿专利等数据资源。此次合作,凯泰将依托其独特的“大数据+大模型”解决方案,消除创新过程中的信息壁垒,高效获取所需的创新资源。在创新实践中,企业还可根据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需求,依托科创空间智能匹配技术、人才等关键资源,推动与国内外同行、科研院所及投资机构的深度协同,加快新产品研发进程,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面向未来,凯泰将持续深化科技创新战略,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与关键产品迭代,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同时,凯泰将拓展国际视野,加强与全球科研机构、高端制造企业的合作联动,推进高性能阀门技术的持续升级与应用场景的广泛拓展,以更多具备行业价值的创新成果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