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圆满闭幕。作为今年以来我国启动的首场国家级展会,本届消博会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吸引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67家企业、4209个品牌参展,专业采购商超6万人,规模为历届之最。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出席消博会重点活动之2025时尚消费新势力,作为“城市消费案例”受邀参与,通过专题推介、城市案例展示及经验交流,向各地客商展现其独特的文旅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并与海口、昆明、三亚等城市代表深入探讨文旅消费创新路径,共绘区域协同发展蓝图。
多维优势绘就文旅发展新图景
以“潮涌新势 多元共生”为主题的消博会重点活动2025时尚消费新趋势,与保亭“展雨林秘境魅力,拓国际文旅格局”的展望不谋而合——近年来,毗邻三亚的保亭正迎风而上,依托热带雨林、温泉、黎族苗族风情等特色资源优势,保亭的文旅消费格局焕然一新。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招商中心副主任余任钦将“雨林秘境”带到消博会重点活动的舞台,从自然资源禀赋、人文风俗习惯、区位条件等维度,向来自各地的与会嘉宾展示保亭之美。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招商中心副主任余任钦阐述了保亭的发展战略定位“三区三地”:热带雨林温泉康养度假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黎苗文化保护传承展示体验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保亭将构建‘健康+旅游+文化+农业’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体系。”余任钦说道。
据介绍,保亭地处北纬18°,是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的璀璨明珠,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天然具有“健康、绿色、活力”的基因,这些源于自然的基因与消博会所引领的消费趋势同频共振。保亭全年温而不热,凉而不寒,爽而不燥,润而不潮,还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南大门”,森林覆盖率达85%,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8200个以上,被誉为“海南绿肺”“天然氧吧”。同时,还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热带雨林和野溪温泉的地方,境内山峦叠翠、溪流纵横,形成“雨林温泉康养”的独特生态IP。这种山水相融、林泉共生的自然格局,为发展深度体验式旅游提供了极佳载体。
“近两年,保亭被中国气象局评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在中国气象局评定的‘中国天然氧吧’名单上,保亭也榜上有名,给保亭授予这些靓丽的生态名片,是对保亭的高度肯定。” 余任钦说道。依托于“天然氧吧”的生态环境,“候鸟式康养”“沉浸式疗愈”等新型消费场景在保亭兴起。
城市之美,不仅在于自然之美,还在于人文之美。保亭保存着海南岛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在此传承,“三月三”“嬉水节”等节庆活动已发展成为文旅融合的经典IP。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将黎村苗寨民俗风情文化转化为可体验的消费产品,这种活态传承的创新实践,让文化成为撬动消费潜力的重要支点。
目前保亭已拥有20分钟直达海棠湾,50分钟直达凤凰机场的山海高速、G98环岛高速、2条国道、1条省道,便捷的交通为保亭“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了基础条件,雨林秘境既可以远离喧嚣安放精神,同时也可以很接近都市繁华。
作为三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保亭文旅与三亚深度联动,借势三亚的“溢出效应”飞速发展,实现了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其“山海互动、蓝绿互补”的区位特征,既能承接滨海度假客群的内陆延伸需求,又可作为中外游客探索海南岛腹地秘境的首选门户。
借势消博会舞台,传递城市“新名片”
“保亭的旅游景区、高端温泉度假酒店、乡村民宿、乡村旅游点,充分融入了当地文化特色,当你觉得城市喧嚣,不妨驻足于此,享受片刻乐趣。百闻不如一见,欢迎大家来到保亭。”
活动现场,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招商中心副主任余任钦邀请嘉宾走进保亭的雨林秘境。
如果说椰风海韵是海南的‘蓝色名片’,那么保亭则以热带雨林的盎然叠翠与黎苗风情的千年脉动,延展了海南文旅的‘绿色基因’——在这里,游客解锁的不仅是雨林里的生态秘境,更是一个立体、鲜活的多维文旅图景。当下,伴随着海南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的投入使用,这抹清新的绿意越发吸引游客驻足,并成为海南旅游业的增长点。
2024年,保亭全县旅游接待游客量369.34万人次,同比增长8.5%,旅游综合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14.5%,旅游过夜游客117.68万人次,增长6.5%。多项文旅消费相关的指标增速备受瞩目。
此次在消博会重点活动中,保亭作为“城市消费案例”进行展示,向各地客商展现其“绿色、健康、活力”的文旅消费城市形象,既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对新型消费趋势的精准把握,同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
这座雨林深处的生态之城,正在成为更多消费者心中“诗与远方”的理想注脚,为新时代的消费变革提供独具魅力的海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