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积极布局机器人赛道的首程控股(697.HK)在年度股东会后召开媒体交流会,现场数十家香港以及内地媒体,公司股东以及投资人齐聚一堂,与公司管理层共同深入交流公司业务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宏图战略,与此同时,公司并于当日携多款前沿机器人产品首次亮相香江,包括,宇树科技、星海图、银河通用、松延动力等,成为了全场焦点,引发业界强烈关注,同时展现中国在机器人领域领先的科技实力。
首程控股主席赵天暘在交流会上表示:“基金当前账面价值已较原本增值超3倍,部分项目回报率甚至高达10倍。”这一亮眼成绩背后,是首程控股长期以来的深耕与“耐心资本”战略的持续兑现。
“首程不仅是财务投资者,更是产业生态的共建者。”首程控股董事会主席赵天暘在股东大会上强调。为此,公司专门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为被投企业提供销售代理、融资租赁、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加速技术落地与商业化进程。“我们认为,机器人产业在当前及未来5到10年内,将是一个重要的赛道。”主席赵天暘强调。
账面回报超3倍:耐心资本的长期主义逻辑
2025年,随着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概念持续升温,首程控股的机器人投资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媒体交流会现场公司管理层透露,当前基金账面回报已超3倍,部分早期项目估值涨幅超过10倍。尽管如此,公司明确表示“短期内不急于退出”,而是选择长期陪伴优质企业成长。
这一策略的背后,是对机器人产业周期的深刻认知。赵天暘指出:“机器人行业的爆发需要时间,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可能还需5-10年。但一旦关键技术突破,市场规模将远超汽车行业。”他预计,未来三至五年内,机器人将率先在抢险救灾、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而家庭场景的普及则需更长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首程控股的“耐心资本”模式并非被动等待,而是通过多维赋能缩短企业成长周期。例如,公司利用其持有的停车场、园区等场景资源,为被投企业提供数据采集与测试环境;同时,通过供应链支持与销售渠道整合,帮助产品快速迭代并降低成本。这种“资本+场景+产业链”的闭环生态,成为其投资组合增值的核心驱动力。
未来布局:每年精选10+机器人企业,瞄准三大方向
尽管已卡位头部企业,首程控股的机器人投资并未止步。公司计划未来两至三年内,每年通过旗下基金平台投资10家以上精选机器人企业,重点布局三大方向,包括垂直领域创新:包括医疗、工业等细分场景的专用机器人;再者是供应链核心技术:如关节模块、灵巧手、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以及一些人机交互升级智能体机器人:聚焦情感陪伴、家庭服务等消费级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的创新速度远超预期,我们必须保持敏鋭。”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康雨表示。为此,公司将深度绑定与场景强相关的科技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科技+场景+资本”的循环生态。
估值重构:建立综合科技生态平台
长期以来,资本市场对首程控股的定位集中于停车场运营商。但随着机器人投资组合的价值释放,公司正迎来估值逻辑的重构。赵天暘坦言:“我们的目标是成为科技与场景深度融合的生态平台。”
主席赵天暘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结合公司在基础设施不动产方面的业务,无论是公司自持资产,还是通过基金持有的基础设施,都涵盖了大量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停车场、商场、公寓等。这些空间正是机器人应用和数据采集的天然场域。当然,这是一个双向赋能的过程——机器人进入我们的场景,提升了智能化水平,也为自身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平台,是非常好的结合。”
这一转型已初见成效。2025年,公司机器人相关业务预计实现收入,并通过基金分红、管理费等方式反哺上市公司业绩。更关键的是,首程控股的“耐心资本”模式为长期增长注入确定性——若未来被投企业中诞生数家百亿美元市值的巨头,其投资收益将呈指数级增长。
结语:在浪潮之巅,做时间的朋友
从早期布局到账面增值超3倍,首程控股的机器人投资之路印证了一个真理:在颠覆性技术赛道中,耐心比速度更重要。正如赵天暘所言:“我们坚信中国一定会出现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企业,而首程要做的是坚定陪伴,静待花开。”
随着AI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加速,一场由“机器替人”引发的产业革命已拉开帷幕。首程控股凭借其独特的生态优势,不仅在中国机器人全球化进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更有望在万亿级市场中,为投资者创造超额回报。